2)第296章 行医不问出处_首席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温就是温病派,而且温在中医界也被寓为中庸,不用苦寒酷烈之药,不用偏性极大之药,甚至不用剧毒有毒之药。

  可以说中医变成慢大夫,慢郎中,成为保健行业的代名词,温派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甚至在后世里面温病派几乎占据仅有的中医界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他的伤寒派,经方派以及其他一些派系,都靠边站了。

  国人一直遵从一个思想,那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温病派用药讲究四平八稳,不奇不邪,该治好的病必然会好,但一些复杂的病也只能望而兴叹。

  不是温病派的大夫不行,也不是温病派本身无能,而是不敢!

  没有人敢承担开酷烈之药,苦寒之药的后果。

  这也不是温病派的错,其他派系也开始畏首畏尾起来,大家都是一样的,谁也不必说谁。

  但江飞却对这种现象很是不满,如果大家都是抱着中庸的思想,抱着稳字诀,以后何谈中医?

  古代名家之所以能够成名,就是因为敢开药,虽然可能开药无效,导致重症病人直接死亡,但一旦对症,那就是活命之功。

  说白了就是赌,赌赢了一切都有,赌输了化作烟云。

  实际上西医外科手术也是赌,任何一个手术都有风险性,哪怕再完美的手术结束后没几天,突然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甚至术后出现并发症,谁也保证不了。

  所以医学的发展,就是一点点赌着赌着就成为了经验,成为了真理标准,成为了经验学,成为了实验学,最终成为了科学,而科学又最终还会成为经验学。

  这就是一个圈,谁也跑不过这个圈。

  科学一旦成为真理,就势必如同神学一般,被人奉为神灵,金科玉律。

  那么科学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成为今后的经验学,而有的必然探索。

  而或许中医或者说古中医学,也许早就走完了从经验学,实验学,到科学,再到经验学的这条路。

  最为简单的一个例子,以前西医从不承认中医经络学,因为西医证明不了经络的存在,所以他们不承认,说经络学不存在。

  但就在江飞前一世,羙国科学研究机构,就已经证实了,人身体的确有经络,给中医正了名。

  可中医稀罕吗?几千年的探索,还不如你们几十年的研究?

  江飞的思维太过于发散,往往就可以思考很多很多。

  他收拢心神,看到翁海好奇的眼神,江飞就再度开口说道:“我这散剂里面所有的羚羊角粉,是温吗?”

  “我方中所开的钩藤,茯苓以及生鸡内金也是温吗?”

  “而且我开的量都偏大,这也不符合温病派的想法。”

  “温病派注重轻药治重病,以巧劲破千钧,颇有太极的意味。”

  江飞很想说,再过几天国家颁布了新一届药典之后,自己今日所用的方剂用量,已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