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6章 锱铢必较的教学态度_首席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会后悔一辈子啊。

  “你背诵了痹论篇四十三,你有什么理解,跟我说一说。”

  江飞继续问他,询问具体的理解。

  死记硬背当然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背诵的内容,再加上正确的理解,如此才算真正的掌握了《黄帝内经》的痹论篇。

  可以说原文内容就像是桥梁一样,通过这座桥梁,可以沟通两地,桥的起点是普通人,终点是中医。

  这就是学中医的意义。

  “老师,我是这么理解的。”

  “《黄帝内经》里面的痹,是一个大概念,而非简单理解的麻痹,那不过是其中一种而已。”

  “原文开头说了,痹病跟风寒湿三邪有关。”

  “按照原因的话就分为三种,风胜导致行痹,寒胜导致痛痹,湿胜导致着痹,也就是著痹。”

  “原文前部分,若是从五季和受邪部位来分类,那就是春季的筋痹,夏季的脉痹,长夏的肌痹,秋季的皮痹,以及冬季的骨痹。”

  “原文后部分,上面这些若从病邪深入或邪气入里来分类,又形成了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肠痹和胞痹。”

  “这就是我的理解。”

  涂松军把痹论篇的理解,按照逐条分类的说出来。

  江飞点了点头,徒弟理解的没有错误,这就是痹论篇的真意。

  但是涂松军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书面上面,也就是说跟寻常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如此理解的。

  关键是你在这几种痹病之中,有什么处理方式,用什么药,如何应对,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这也就是书面理解,和实际临床应用的区别。

  “痛风是风痹,风寒湿三种之一。”

  “如果痛风的很厉害,导致红肿,你千万不要理解为热证,因为岐伯说是寒湿。”

  “所以面对红肿痛风,不要用寒凉的药,会导致痛风越来越严重。”

  “一定要用热药,所以用附子乌头类的药物,这是咱们伤寒派的重点。”

  江飞开口,把更深层次的东西说给涂松军听,这才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知识。

  “不要听到附子乌头就往后退缩,这不是一个成熟医者的态度。”

  “没错,附子乌头的确有毒,但要看你的临床辩证,临床配伍,若症状对了,是不会有毒的。”

  “你看我先前接诊那么多患者,用过的附子至少几斤了吧?你见过有中毒迹象吗?”

  涂松军摇了摇头:“没有,都被您治好了。”

  他可是亲眼所见,那个大出血的孕妇,喝了附子熬的汤下去,直接就活了,简直就像看奇迹一样。

  这就是中医的神奇,这就是中药的厉害之处。

  江飞能够这么做,是基于他个人的胆魄,然而胆魄对应的是真材实料。

  只有真本事的中医,才敢这么用。

  “另外若是关节痛的厉害,则说明湿胜,这个时候就需要祛湿止痛。”

  “若是关节痛的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