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 郑芝龙父子反目_重生李岩之再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固其本;大开海道,兴贩各港,以足其饷。然后选将练兵,号召天下,进取不难。”

  郑芝龙呵斥道,“稚子妄谈,不知天时时事。夫以天堑之隔,四镇雄兵尚且不能拒敌,何况偏安一隅,倘画虎不成,岂不类犬乎?”

  父子二人不欢而散,郑芝龙一心降清,而郑成功却在思量如何破局。

  八月初,郑芝龙下令施福放弃福建北部的天险仙霞关,清军轻松占领仙霞关,还获得了大量补给,士气大振。

  在宣武朝的诏令下,唐王当机立断,率众迅速南下,前往闽南沿海,避免了历史上的汀州受难。

  九月,获得充足补给的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福州。

  十一月郑芝龙不顾众人的劝阻,前往福州向博洛投降,随后被软禁,带往京师,悔之晚矣。

  留在安平老家的郑成功顿时不知所措。这时候,宣武朝廷的任命很是应景的赶了过来,册封郑成功为延平公,福建总兵,统领福建兵马,原有的福建所有兵马,均受其节制。

  接到朝廷的任命,困境中的郑成功再也忍耐不住,对着肇庆的方向下跪,泪如雨下,“陛下仁德,成功没齿难忘。”

  有了这份诏书为依托,郑成功首先找上了一向与自己相善的叔父郑鸿逵。郑鸿逵虽然跋扈,但是从忠君方面讲,还是要远远超过郑芝龙的,这方面讲,与郑成功很有共同语言。另一方面,郑芝龙叛清,让老郑家最大的郑芝龙派系群龙无首。郑鸿逵虽然也拥有不小的势力,但毕竟是旁支,反而因为自己的实力而不能统领郑芝龙派系,否则很容易被人看成是吞并主枝力量。然而,郑芝龙就不一样了,他是郑芝龙的长子,天然拥有郑芝龙所拥有的势力的继承权。

  在郑鸿逵的支持下,郑成功果然比历史上更加容易的继承了郑芝龙的势力。拥有舟师十余万,即使是一向有自力之心的郑彩,也不敢明着反对郑成功,乖乖的对郑成功低头。

  郑成功大致重整旗鼓后,率军南下泉州府。接着,又接到一份诏书,上面允许郑军在广东潮州府、惠州府就食。意思也就是允许郑成功在潮州府与惠州府征税养活自身。

  郑成功真的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福建多山,耕地一向不多,且大多贫瘠,难以养活大量人口。这也是福建人下南洋最多的原因所在。

  然而,郑成功想要养活如此多的士兵,单凭福建如何能够满足?于是,将一向丰饶的潮、惠两府交给郑成功,自然让郑成功感激涕零。历史上,郑成功为了夺得潮、惠两州,可是不惜与已经反正的李成栋兵戎相见的。现在,却轻松获得了潮、惠两府。试问,郑成功如何不激动。

  只是,细细思考后,又觉得奇怪,“一向锱铢必较的朝廷什么时候如此大方了?”这时候,他看向了前来传旨的那位高高瘦瘦的、长相斯文正派的太监。

  这太监大家想必已经猜到,就是那无利不起早的王坤。他自知此次给郑成功送了大礼,一向豪奢的郑家肯定会给自己大量好处,为此,不惜劳苦,来到福建传旨。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