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 一门三大学生_七零空间:娇娇知青撩得糙汉心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附近几个公社,就听说了两个,其中一个就是陈默,好像是考上的省大吧。”

  在后世人看来,这一届高考的题目简单,但实际上很难考,因为录取率很低。

  570万人参考,录取的只有27万人。

  宋子瑶和谭今贺在备考时,第一时间肯定也是想过京城的最高学府的。

  而且京大和清大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线都是二百九十多,他们俩的分都超了分数线。

  但超了分数线,不代表就一定能录取上。

  谭今贺:“反正上辈子,咱们县没人考上京大和清大。”

  思考了一会,宋子瑶决定道:“咱们就报省大吧,省大也是全国前五呢,不差了。”

  谭今贺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还是稳妥点好。”

  反正今后他的人生规划是下海从商,整个八十年代,他对省内的各种讯息还更熟悉,没有必要现在就非得去京城。

  两人达成一致,之后填志愿的时候,便一个填报了省大的化学系,一个填报了哲学系。

  宋子瑶填哲学系倒也不是因为多喜欢多有兴趣,纯粹就是觉得学哲学有逼格。

  跟宋子瑶和谭今贺一样填省大的还有王一光和谭学松。

  分数最高的陈默本来也想填省大,却被下来慰问他的县领导和市领导双双给阻止了。

  县领导和市领导都建议他报考京大。

  能去更高的学府,当然更好,陈默只是因为胆子小不敢报罢了。

  最后在领导们的鼓励下,最终还是填报了京大。

  这一届的高考比较特殊,考生是可以填报中专的。比如文雪和石长江,就够到了中专的分数线。ωWW

  两人都填了本市的一个中专。

  孟晶和队上的谭小芙报了省师范,周曙光和石磊则报的大专。

  二月中旬,录取通知书陆续下来了。

  先是陈默,被京大录取。

  本地的领导们又一次来看望他,这次还有报纸来采访。

  拍了陈默的一张照片,戴着个眼镜呆愣愣的,被刊登在了报纸上。

  就连谭友平都被领导好一通表扬。

  接下来是宋子瑶、谭今贺,以及谭学松,都被省大录取。

  只不过,原本报哲学系的宋子瑶,和报医学的谭学松,都变成了经济学。

  宋子瑶:“......”

  谭学松:“没关系的婶婶,经济学应该是教人怎么挣钱吧,也挺好的。”

  宋子瑶看了眼谭学松,没有多说。

  她也没读过大学,了解的不多。

  但知道肯定不会是像谭学松理解的那样。

  王一光考上的专业也不是他自己填报的文学系,而是跑到考古去了。

  不过到底是被录取上了,虽有小小的不满意,但更多的还是开心。

  其余人考上的还有谭小芙和孟晶,周曙光。

  石磊落榜。

  中专里,文雪考上了,但石长江没录取上。

  这一算,胜利大队考上大学的就有八个。

  这个数字闪瞎了众人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