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张举造反,乌桓作乱_三国:我杀敌就能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部曲,准备作战。”

  刘备高声说道。

  接下来,杨昭做出各种安排,又派出斥候北上打探敌踪,犹豫了一会,决定将所有流民转移到城内,敌人距离良乡太近了,如果敌人急行军偷袭良乡,这些在城外的南逃百姓,不知道还有多少能活。

  城外的流民刚转移完毕,北边又有两千多流民南下,杨昭继续安排他们进城。

  根据他们带来的最新消息,上谷郡基本沦陷,被叛贼占据了,再无反抗的能力。

  刺史孔融早就派出幽州的主力北上,和乌桓、叛军交战。

  再过两天,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流民南下,躲避战乱,如果流民的数量多了,又会超出良乡这座小县的可承受范围。

  “方锐,你派人去询问那些流民,有谁愿意参军的。”

  杨昭可不会养着流民,任由他们白吃饭,必须要从这些人当中,征收部分士兵来守城。

  方锐很快便去安排。

  田畴找来一份幽州的舆图,众人围在案桌上,研究敌人接下来的动向。

  “敌人从上谷南下,首先直面的是我们良乡。”

  “如果我没有猜错,敌人是打算从两路进攻幽州内部,一是通过上谷的纍水,二是从辽西打入渔阳,辽西那边我们暂时不用管。”

  “我们需要想办法,抗拒北边即将逼近到燕山的敌人。”

  “想从燕山出来,需要通过纍水河谷。”

  “纍水有三条支流,其一流经我们良乡,第二流经昌平县,第三流经渔阳县。”

  “只要堵住纍水河谷,基本能把敌人堵在上谷,无法南下,良乡可以守住。”

  “三条支流里面,经过我们良乡的支流,是最难走的。”

  “流经昌平县的最容易,敌人进攻的主力,可能在昌平县。”

  杨昭指着舆图,分析说道。

  汉代的长城,还没有后世那么大的范围。

  良乡北边,放在后世大概是居庸关、八达岭一带,因为有燕山阻隔,山上大部分是原始森林,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修筑长城。

  后世看到的是明长城。

  敌人要穿过崇山峻岭,就只能通过河谷。

  众人听到杨昭分析到位,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牵招说道:“幽州的孔使君,已经派幽州主力北上,还需要我们坚守河谷?”

  “敌人来势汹汹,我认为孔使君派出北上的兵力,挡不住敌人。”

  杨昭想到后世看过的,关于这一段历史记载,继续说道:“一旦幽州的主力被敌人击溃,良乡便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我们很有可能要坚守河谷。昌平和渔阳那边,不需要我们担心,通过良乡的河谷虽然难走,也要提防敌人来袭,还有可能需要支援昌平和渔阳那边的河谷,才能确保把敌人拒在燕山北麓。”

  听到他这么说,众人感到压力有些沉重。

  敌人大军入侵,肯定是以万作为单位,他们的兵力,只有千作为单位。

  又是一场硬仗!

  正因为如此,杨昭抄了周家之后,得到钱财了,便加高、加固良乡城墙,修筑箭塔和烽火台,防止某一天河谷守不住了,还能守住良乡,和敌人拉扯。

  只希望良乡新增的防御措施,永远也用不上,敌人不会打到城池外面。

  “师弟怎么知道,幽州的主力会战败?”

  刘备马上找到杨昭话中,漏洞的所在。

  幽州主力北上和敌人打起来,暂时还没有战果,但要说战败,很不合理。

  杨昭没办法解释这个,总不能说自己从后世某些历史资料看来的,想了想道:“我只是猜测,做好最坏的打算,全部安排下去,准备坚守河谷。”

  他们听着也是道理,这个最坏的打算必须要做,接下来就等上谷郡传回来的战果。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