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章 林峰将军_球状闪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论能结实的。”

  “所以我们应该放开自己的思想。你说过我们不是超人,但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强迫自己以超人的方式思考。”

  “我已经这样思考了。”我激动地说,“球状闪电并不是由闪电产生的,而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一种结构。”

  “你是说……闪电指示点燃或激发了它?”林云紧接着说。

  “太对了,就像电流点亮了电灯,但电灯本身早已存在!”

  “好,我们把思路再整理一下……天啊,这想法居然能对西伯利亚基地的事情做出一些结实!”

  “是的,3141基地产生的27个球状闪电与产生它们的人工闪电的参数根本就没有关系,只是因为那种结构正好在那,所以被激发了!”

  “那种结构能进入地下吗……为什么不能!在多次大地震前,人们都看到球状闪电从地上的裂缝中飞出!”

  我们俩兴奋得不能自已,来回走动着。

  “那么以前研究的误区就很明显了:不应试图‘产生’它,而是去‘找到’它!这就是说,在模拟雷电时,关键不在于闪电本身的性质和结构,更不在于磁场和微波之类的外加因素,而在于使闪电覆盖尽可能大的空间!”

  “正确!”

  “那我们下一步该干什么呢?”

  这时,林将军在后面招呼我们吃饭,我看到客厅的中央已摆上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小云要注意啦,我们可是请陈博士来做客的,吃饭的时候不谈工作。”林将军边给我倒酒边说。

  林云说:“我们这不叫工作,业余爱好罢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我得知,林将军是哈军工的高才生,他学的是电子学,但以后没有再接触技术工作,而是转到纯军事指挥领域,成为我军少有的理工出身的高级将领。

  “您学的那些东西,现在怕只记得欧姆定律了吧?”林云说。

  将军笑着说:“那你小看我了。不过我现在印象最深的不是电子学,而是计算机。那时我见过的第一台计算机是苏联老大哥的,主频我忘了,内存是4K,那4K是用磁芯存储器实现的,装它的箱子比那个书架都高。但与现在差别最大的还是软件,小云成天向我吹嘘她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编程高手,但到了那台计算机上,编一个3+2的程序都会她出一头汗。”

  “那时只有汇编语言吧?”

  “不,只有0和1。机器不会编译,你要把程序写到纸上,然后一个指令一个指令地把它们翻译成机器码,就是一串0和1,这个过程叫人工代真。”将军说着,转身从后面的办公桌上拿起一支铅笔和一张纸,写出了一长串0和1给我们看,“喏,这一串指令的意思是把两个寄存器中的数放到累加器中,再把计算结果送到另一个寄存器中。小云你用不着华裔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