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敢阻止朕改制?下诏狱!朕让谁下诏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制度。

  因为到如今的大明,已经有了成熟的印刷技术,且出现了大量流行于市井的话本,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办报的方式,让皇帝看见民间舆论,而不是只让一小部分文官来代替整个天下的言论。

  但张贵知道这目前还不可能,天启作为帝王,还是希望阁臣尚书能被言官制衡的。

  而且,估计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只怕也无法接受,一个王朝没有台谏官。

  所以,张贵只与陈子壮聊过,希望把建言风闻奏事的权力给更多的人,尤其是非文官政体的人,因为不能让皇帝只听来自士大夫阶层的人哔哔呀。

  “陛下三思,此制万万不能改!”

  “言官须用读书人啊,而且必须是两榜进士出身的读书人,否则恐会令言官皆把持风闻奏事之权而牟利呀!”

  吴玉继续谏阻道。

  “难道现在只用两榜进士的文臣,言官就没有借此事牟利的?”

  “比如这次建奴的反间计,若不是礼科给谏周邦瑞等贪贿,武长春能利用得了他?”

  陈子壮说着就向天启禀道:“陛下,据臣所知,朝中大臣之所以多对孙传庭、周遇吉二人不满,虽与二人由国舅爷举荐有关,但本质上其实是因为,孙传庭在任辽南巡抚期间,垦荒出金州、复州、盖州三州良田无数,而朝中不少言官则有意在于这三州诡寄与飞洒田亩,且以弹劾相威胁,因为陛下下旨这三州之地三年不征税赋,若在这三州招佃收租,不可谓不是厚利!但孙传庭明确拒绝权贵官僚们所请,只分地与平民。”

  “陛下令孙传庭于辽南奉旨募带饷民壮十万,不少言官让其送空饷名额给他们,且亦以弹劾相威胁,但孙传庭仍旧拒绝!”

  “这才导致朝中大臣多对其不满,尤其是有风闻奏事之权的言官,孙传庭不肯使实边之事为贪官污吏所坏,才招致满朝非议!”

  “而这也由此可见,只是文臣充任的言官,也并不清廉。还不如引入非文臣出身的忠直廉明者,或许还能互相监督。”

  “陛下,臣也认为陈翰林所言甚妥。”

  在任辽东经略期间深受言官所害的兵部尚书熊廷弼也站出来回了一句,且道:“比如这次,如果言官中有熟稔边务的武臣担任,就不会有人人都说孙传庭会勾结建奴,因为稍知兵者,便知道如今建奴最想除掉的眼中刺肉中钉就是辽南,此时传出孙传庭勾结建奴,无疑就是建奴的计谋,而不会相信建奴的反间计。”

  陈子壮也跟着道:“没错,如此,也就不必需要国舅爷出来力保,言官内部就能让陛下听到真正的公正之言。”

  在登莱巡抚任上而立下收复辽南之功的袁可立也因为受过言官的掣肘,而跟着说道:“臣也认为,或许言官应该多选一些熟稔边务熟稔军务的武臣,如此,更利于陛下做出明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