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章 将计就计,收拾反对变法者!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总之,张贵不得不承认的是,因为这些早就已经被前人总结出来的免疫学和疾病防疫学理论没有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乃至很少被士大夫熟知,而导致很多时候,后人反而不知道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致于不知道用于生活实践。

  夏允彝也是第一次通过张贵才知道有这些书,作为从小只接受儒家教育的他,也还没有华夏许多非儒家的学问需要传承与发扬的意识。

  张贵这里则直接向随自己一起来的周能吩咐道:“你去传我的话,让跟本侯一起来的吴又可吴太医和小娥先去覃家庄,对还未发病的百姓种痘,包括周围几个庄子的,要快!吴太医负责给军民种痘,小娥负责去给妇孺儿童种痘,派一队官校跟随他们,且暂时听他俩节制,而负责整顿防疫秩序!”

  “是!”

  周能答应了一声。

  小娥留在西厂后,张贵发现她记忆力不错,且对血肉这些东西耐受能力很好,便让她去西厂专为孤女开设的女子医学堂学习妇科、疾病防疫等医学知识,而眼下小娥已经掌握了种痘之术。

  张贵带她来的本意就是让她给这里的妇孺种痘。

  在张贵安排了种痘的事后,就安排夏允彝这个知州亲自去建立隔离点,设立专门的天花感染者收留地,而依旧由吴又可和小娥分别对男女感染者进行救治。

  虽然天花感染后死亡率高,但张贵还是希望通过对这些感染者加以救治,而能够帮助几个感染者靠自身免疫力最终战胜天花,并因此痊愈。

  因为种痘的及时,也防疫的及时,天花最终被控制住,没有在睢州大规模爆发,乃至覃家庄的天花也被控制住,到最后就十六个感染者。

  夏允彝松了一口气,且到这时才十分确信,这不是上天对他在睢州进行变法后而降下来的天罚。

  “子不语,怪力乱神!你不能因为对瘟病的恐惧就担心是上天也不满你变法。”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我们变法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哪里会违背天道!即便天道不仁,那也不能由此就觉得自己为国为民变法不对!”

  张贵也在这事发生后教育起夏允彝来。

  夏允彝虚心受教道:“侯爷教谕的是,晚生也是关心则乱。另外,晚生也没想到,原来古人早已有关于天花方面的学问,只是晚生惭愧,若非侯爷今日提及,晚生竟不知道这些学问!可见晚生之浅薄!”

  “你能有这份谦虚就很好了!”

  “但本侯还是那句话,你我这些人都得有意识地去发扬光大我华夏各方面的学问,而利民生,不能使得一些有益之学问断层而埋没于纸堆!”

  “你即便自己没有精力去发扬,也得多资助他人去做这些事,在身边多置几个专门研究医理、算理、格物、治水、治农等专攻一类的技术型属官,且支持他们将从古自今的各类学问总结发扬,且随时对你的执政提供参考,而不至于遇到事发时手足无措,或不能未雨绸缪!”

  张贵趁机继续教导着夏允彝。

  夏允彝谦卑地拱手作揖道:“晚生谨记侯爷教诲!晚生这就奏请朝廷让晚生添置这些属官,并资银于他们去总结发扬古今各家之学,而利社稷民生!”

  张贵欣悦地点点头:“如此,或许我大明会成就超越前朝历代的盛世!”

  “侯爷说的是!”

  夏允彝应里一声,又道:“不过,侯爷,这次天花着实来的蹊跷,晚生担心这是有人故意为之,且目的是针对在睢州试点的变法新政!”

  “只是,即便是人为的,也不好查,毕竟睢州境内进出的人那么多,也难以尽数盘查。”

  张贵想了想道:“那就让人故意放出假消息!说睢州天花泛滥成灾,到时候,朝堂上必有人因此站出来发难,而那时就可以知道有没有人在搞鬼,而且也能知道是谁在搞鬼!”

  夏允彝听后问道:“侯爷的意思是将计就计?”

  张贵点头。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