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9章 温体仁:仆一直忠于国舅爷!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了起来:“元辅素有容人之海量,还请勿与在下这莽撞之人一般见识,如今想来,这满朝文武,还是元辅看的最明白,也最为持正,吾等还是有所不及的。”

  温体仁知道刘鸿训为何突然转变态度,无非是怕把他得罪的太狠,而被他上密奏。

  毕竟这个时代还真不好说哪一个官僚没有点把柄。

  但温体仁也没想真的和刘鸿训太计较,因为他也怕刘鸿训上有关他的密奏。

  所以,温体仁只言道:“阁老过誉!”

  内阁的这三阁臣如此也就依旧显得很和谐。

  但事实上,尽管这些官僚都在尽量不再像以前一样,随便跟自己的同僚翻脸,但在密旨制度设立后,张贵还是在密奏处收到了许多权贵官僚的密奏。

  虽然这些权贵官僚嘴上说不要,但身体却一个不一个诚实。

  这也没办法,没谁不想借着这个密奏制度,把自己的对手搞下去,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张贵也因此看见了许多秘辛,甚至有不少类似“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种一首诗被指成作者蓄意谋反类型的文字狱形式的罪状举报。

  当然,也有一看就很有逻辑很真实的举报。

  但无论是哪种,张贵都没有打算处理。

  他就是要给这些官僚们一种我知道你们都有哪些把柄但你们不知道我知不知道你们有哪些把柄的不安感。

  只有这样,这些官僚们才不会把张贵怎么样。

  毕竟他们也不敢保证,没有了张贵,换成另外一个人来掌管密奏处,会不会直接就借着这些把柄来搞大案子。

  而如今,至少张国舅是不会真的借此整人的。

  所以,在收到不少密奏的奏疏后,张贵只拿了一份密奏的奏疏,请了朝廷的阁臣九卿们来自己的府上议事。

  这份奏疏是朱聿键上奏的。

  内容是希望朝廷谨防有大臣明着建言朝廷削减开支,解决冗兵、冗员、冗费,看上去是出于公心,但实际上是暗蓄要限制官办产业的发展,将天下即将掀起的蒸汽工业之利,如铁路运营、矿产开采、远洋贸易这些转为权贵与官僚们分割的私产。

  要不是,天启在张贵建议下,突然设了密奏制度。

  朱聿键还不敢上这道疏,因为给他提出这件事的第一个参与者就是大明宗室藩王瑞王朱常浩。

  同为宗室子弟的朱聿键并不希望直接揭发朱常浩有意夺朝廷官利,而让天下宗藩再次在天下士民面前抬不起头,丢尽颜面,也不想得罪整个宗室,毕竟他作为宗室子弟,宗室算是他的所在阶层。

  但朱聿键是宗室子弟比较在乎国家与民族利益的,他也清楚地意识到,真让朝中一些别有用心、大奸似忠的官僚们达成目的,那危害的就是整个社稷苍生,以及大明的未来。

  所以,朱聿键也很想把自己听到的告知于朝廷。

  好在现在有了密奏制度,朱聿键便以密奏的方式上奏了此事,但没有提到朱常浩,只说有这种可能,且也听到了这种可能。

  张贵在看到朱聿键的这份奏疏后,自然是先将朱聿键的这份奏疏涂去了名姓,又重新誊抄了墨本,才拿了出来,给朝廷的阁臣九卿们看,且言道:“诸公且看看这份密奏吧,然后说说你们的看法?”

  而成基命在看了这份奏疏后,就直接站起了身:“这是谁密奏的!这分明就是恶意揣测!”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