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4章 误会_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宫里的太后跟嫔妃们派人送了贺礼来,使得吕柏的封爵宴又风光几成,超过了许家在京城办的封侯宴。

  吕柏的婚事也被问起了,是太后身边的宫人所问,说是有一个不错的宗室女,要许给他。

  吕柏拒绝了,直言自己可能活不到代天子巡狩归来的那一天,没必要害人。

  呃,说得这么直白,太后宫里的宫人都不好意思再劝了,只能回去,把吕柏的话转告给太后。

  太后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吕柏是个心善的,会为自己以后的媳妇着想,要是个自私的,知道代天子巡狩可能会死在路上后,不得赶紧娶妻纳妾,给自己生几个儿子传宗接代。

  又觉得可惜,这么好的后生,要是能活着回来,那嫁给他的姑娘就有福了。

  “去禀告皇上吧。”太后道。

  “是。”宫人领命,把吕柏不愿意成亲的消息告诉景元帝。

  景元帝很生气,骂吕柏:“蠢货!”

  给他好亲事竟然不受,活该断子绝孙。

  不过景元帝也没有一定要吕柏成亲的意思,只是觉得既然戏做了,就该做全,给他锦上添花。

  可吕柏不受,他也不会强逼。

  而景元帝急着用吕柏拉拢民心,因此在下旨册封吕柏为官为爵当天就让人八百里加急,把这个消息送往大楚各地。

  所以在吕柏封爵宴过去没几天,河安府就收到吕柏被封爵的消息。

  知府大人惊了,接着是狂喜,比顾锦安高中探花的时候还要惊喜,立马下令:“来啊,备礼备车,本府要亲自去玉江县吕家,把吕柏得封县男,被赐官的好消息告诉吕家人!”

  这位河安府的知府不是别人,正是唐通判。

  古知府高升后,他也升官了,成为知府,他的通判之位则是被郑县令给顶了。

  郑县令是郑家旁支,在田福县待了几年,做出政绩后,郑家嫡支再帮帮忙,他是很容易就升入府衙。

  而如今的田福县县令姓石,是个大器晚成的人,将近四十岁才高中进士,得了田福县的缺,不过为人老实,重实务,还很敬重欧阳家。

  得知欧阳浒住在庆福镇后,狂喜不已,隔三差五就让自家儿子去拜访,求几句指点,免得儿子像他一样,快四十岁才金榜题名。

  “是,某这就去办。”莫师爷立马去办了,不过两个时辰就准备了很多厚礼,还从官牙划拉了六个人,给吕家送去做下人。

  莫师爷道:“大人,吕县男还有祖父与父母在,总不能让他们没人伺候,且人一朝得势,容易犯糊涂,得派几个人盯着吕家,免得出了啥事儿,大人要受连累。”

  唐知府听得连连点头:“还是师爷想得周到,河安府好不容易出个寒门勋贵,可不能让吕家人连累了。”

  最后怕官牙里的下人不够机灵,干脆把家里的一位管事、一位嬷嬷接来,一并带去给吕家用。

  人齐后,唐知府把府衙交给苏同知,自己跟郑通判带着厚礼,往玉江县赶。

  玉江县是离河安府府城最近的一个县,赶了一夜路,第二天早上就到县衙,又困又饿的,可他们只吃了一顿早饭后,就让玉江县的吴县令带路,浩浩荡荡地往吕家去。

  可就是一顿早饭的工夫,就出了事儿。

  吕家是市井人家,这市井消息传得快,传得离谱,大家都以为吕柏在京里得罪了贵人,那贵人权势滔天,惹得知府大人亲自来玉江县捉拿吕氏全族。

  因此等唐知府他们到的时候,吕家的早食铺子正闹哄哄的,吕二叔、吕三叔两家人正在大骂吕柏爹娘。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