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0 三叉戟出动_雷霆反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它较之苏30难缠得多。

  “三叉戟队长,有3架中国战斗轰炸机落单了,他们停留在了斯利那加西北,方位345,高度9000米,敌机航向一直在改变。”印度预警机告诉罗尔,他有了一个很好的空隙。

  “好的,把他们交给我。”

  少校知道跃出高山意味着暴露,而敌人必然会使用中距弹反制,但是他必须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三叉戟2号,4号,解散编队,爬上至12000米,迅速抢占优势位置,压制住他们。”

  如果能占据更高的位置,可以抢在敌人之前发射中距弹(推测对方使用与印度一样的R27或者R77),不过罗尔不认为远距离对射有什么意义,他带领小队其余的2架飞机,接着以低空方式,躲在善后面靠近。印度的空中指挥能力远不如对手,预计EMB145转弯后,就会失去视野,所以他必须临机做好现场的调度和指挥。

  敌人露出的空隙不会太久,他们对战斗轰炸机的掩护不算完美,但总是有的。

  EMB145发送的数据链还在持续提供目标信息,目前对手的扫频干扰还很难在远距离干扰数据链通讯,不过他们通常会派出战斗机发起攻击,迫使预警机转向,从而破坏其监视战场的能力。

  果然从冰川方向出现的敌人歼11战机开始变化航线,向昌迪加尔西北的预警机做攻击状,伊斯兰堡的防空火力完全被克制住,全部哑火,敌人径直穿越了防空圈。预警机被迫转向,罗尔少校的垂直显示器上的目标运动停顿下来,这是数据更行中断造成的;不过随着编队中的2架飞机爬升后,利用雷达扫描后得到的信息传送,目标信息又开始变化,但是战机没有预警机的视野,周边的局面情报开始残缺起来。

  郑辉编队突然发现了110公里外的2架米格29,显然是一个坏消息。中型歼10战机还在450公里外,穿越锡亚琴冰川地带,他发现自己的编队在数量上暂时有一些优势(3对2),同时3号机,刚好观察到了地面有敌人撤出的迹象,也就是说地下工事的出口马上就能找到了。他决定让3号机稳住,继续观察,由他与另一架投弹完毕的歼16来应付敌人的双击编队。双方的雷达开始在百十公里外互相试探,都没有断然锁定对手,但是都在试图占据优势。

  2架米格29吃力地爬升到了较高的位置,这可能使得导弹在动力射程外,增加不少额外的能量。不过郑辉不能让他们讨到这个便宜,他在远距离上轻松摆脱了对手雷达跟踪,对手已经开始通电初始化R77导引头,在时分勉强的情况下,在70公里外第二次截获目标,并发射了导弹。歼16迅速拔高,利用垂直机动再次摆脱雷达,也使得2枚R77完全失去了机会,导弹几乎在导引头开机后,就失去了改变姿态的能力。不过这一轮小儿科对抗,也使得郑辉双击与正在搜索地面目标的3号机拉开了非常大的距离。

  麻雀03一直在保持平飞搜索地面人群,发现了从一处冒烟的岩石后面,不断涌出人流。显然那个备用的出口就在这里。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