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十八岁的状元郎_那一年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根,喜滋滋的朝着姜斌挤眉弄眼,让姜斌进一步笃定,应该是好事。

  “大斌,这是邮局的孙干部,不辞辛苦,给你把通知书送来了,”满脸喜意的支书周玉堂,首先发了言,孙干部一直是乡里人对于邮递员的称呼,这也是姜斌最近留意到的。

  “孙干部,您好!大冬天的还让您跑一趟,真是太辛苦了,太谢谢您了”姜斌学着大家的样子,情真意切的感激道。

  “姜同学恭喜你了,这是你的录取通知书”,见着姜斌进来,孙干部仔细拿出一个大信封,“是京城清大”,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声音都有些稍稍不同,似乎念出这个校名都需要带着一些敬重。

  “小伙子,祝贺你。你可是俺们县理科的状元,这不仅是你的光荣,也是咱们公社的光荣啊。”

  “状元,”大家一楞,虽然提前一步知道姜斌考上了大学,但“状元”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可不得了,一时引得大家议论纷纷,仿佛这个“状元”比大学更有魅力。

  虽然有了很多次心中的预演,但当这一刻突然来临的时候,姜斌还是有说不出的激动。县状元,这可比前一世考的好多了,也不知在全省能排个第几,胡思乱想间,双手小心翼翼的接过递来的通知书、贺信和入学须知。

  看着密封的牛皮纸信封,姜斌转过身望了望支书的媳妇李桂花,“婶子,能劳烦你拿个剪刀不?”

  “老婆子,赶快去拿个剪刀。”姜斌话音刚落,支书就开始催促起了媳妇。

  当着大家的面,姜斌打开了通知书,一张薄薄的信纸与张俊的大同小异。四周的人群虽然已经见过张俊、齐大勇几人的开通知书场面,可是再次看姜斌的依然新奇不已。

  “念念吧,大斌,”这全国最好的大学倒底有啥不同,福根还是很好奇的,也很眼馋。

  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姜斌细细的读了出来,内容倒也简单,他被录取为清大计算机工程专业学生。

  “计算‘鸡’是个啥?”“鸡还会算术?”大家是不明白的,“计算‘鸡’跟村里的老母鸡有什么不同?能不能下蛋?”大家也是不管的,总之有了这张纸,姜斌以后就是国家干部,吃上了铁杆庄稼,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念完通知书,一通的热闹,一圈人都想知道当“状元”是啥感受。幸亏支书出来解围,让他回家报喜,孙干部由他来招呼。

  出了支书的院子,姜斌是跑着回家的,一公里的路程,他绝对是破了自己纪录的。两世为人的成熟心态,这一刻似乎也变成了真正的十八岁。

  “娘,娘,我考上大学了,我考上大学了……”隔着篱笆,姜斌老远就抑制不住喜悦,喊出了声。

  王芳挑着门帘出来,生怕自己听的不真切,“啥?说啥?”

  “娘,我考上大学了,”姜斌高兴的重复道,急急的进了院子,把通知书拿给王芳看。

  捏着通知书,王芳自是很高兴,笑着笑着,激动的泪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刚刚出来的姜广明看着媳妇的反应,上前轻轻的安慰着,不时用手拍王芳的肩头,他是理解媳妇的心情的,盼星盼月亮,家里终于出了个大学生。

  “这可是我生的儿子,”王芳对着老公一阵的炫耀,姜广明嘿嘿的笑着,不论老婆说啥都是对的,不仅对,而且得附和,这是他的人生哲学。

  “哥哥,考上大学喽……”听着大人的对话,弟弟妹妹们也是一阵的开心,拍着小手不停的跳着。

  一家人算是高兴坏了,薄薄的一张通知书,不管看懂看不懂,每人都拿在手里瞅瞅,好似是多了不得的宝贝。

  这年头,大学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别说清大,哪怕是个普通大学都能轰动十里八乡。可以想象,姜斌在正中公社这一块儿,肯定是要出大名的。

  “今天把家里的肉都给炖了,”王芳大手一挥,像是做了个很大的决定。

  “不过啦?”姜广明一阵无奈。

  ………………

  听到今晚吃肉,姜静姜凡两眼似乎冒着光,跳的更欢实了。

  姜斌也是如释重负,十八岁的状元郎,想想还有些得意,不经意间的就哼了出来: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