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买卖布票_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

  姥姥告诉她:“我也说不准,以后有货了,我去广场那找你。”

  “好的嫂子,俺就等着您了。”她高兴的走了,到底也没说第二个地址,看来防备心挺重。

  他们走后,姥姥和悠悠去了百货大楼。先去成衣柜台,货架上用衣服架挂着秋装样品,还不如夏装那,男装干部服,女装列宁服,就蓝黑灰三种颜色。列宁服里面衬上粉色的衬衣,还好看些。

  冬装也上架了,是混纺的羊毛大衣,样式真难看,男女都是大方领,颜色就两种,黑色和藏蓝。衣服上挂着标价,用毛笔写在黄色的布条上,女的九十元,男的一百元。

  一对小青年正在挑羊毛大衣,看样子是准备结婚的。女的试穿了一件藏蓝色的,羞答答的问那男的:“合适不?”

  悠悠仔细的打量着,衣服还算挺括,就是太肥,里面能套下件棉袄。颜色也暗,穿上显得人老了好几岁。凑上前去,用手摸了下料子,手感还行。

  旁边围着一圈看的,营业员也在看,还带提建议:“肥点,给您换个小号。”

  那男同志听见,赶紧说:“不用换,我看着正好,小号往后吃胖了,就没法穿了,肥点好,冷了可以套棉袄。”

  有人跟着附和:“就是得肥点,这衣服厚实,不得穿一辈子,女人到四十就该发福了。”

  悠悠听得心酸,后世的女人,过季的衣服都不穿,根本没有穿一辈子的说法。

  棉大衣就一种,不分男女,蓝色和灰色的斜纹棉布,棕色的毛绒领子。里头套得是棉花,摸着挺厚实。大小号价格不同,32—38元一件,20尺布票。

  倒是孩子的棉猴,看着合适,蓝色的斜纹棉,带着棉帽。价格也合适,28元一件,10尺布票。给智慧姐买一件,她早晚得上课,穿着暖和。

  买了棉猴,娘俩就去了布匹柜台。被面有纯棉和丝绸的两种,纯棉就一个牡丹凤凰的花样,颜色分红绿蓝三种。75公分的窄幅,每尺0.46元,一尺布票。

  丝绸的有大红和玫红两种,带着提花,幅宽90公分,0.72元一尺,不用布票。丝绸的被面立在货架上,姥姥想看下,就喊:“同志,麻烦您拿下玫红的被面。”

  营业员拿了下来,小心的放在柜台上,嘴里还嘱咐着:“您小心点,这被面容易划。”悠悠用手摸了一下,柔软光滑,不过确实容易扯丝,可能是生产技术问题。

  姥姥看后就不想要了,“这也忒不结实了,确实不适合农村用。”

  营业员听后就笑了,“别说是农村了,就是咱城里也没人要的。年轻人结婚图鲜亮,才要一床。要说实用,还是这棉布的,您看多厚实。”

  姥姥为难的说:“这布是好,就是得要布票,一家人攒一年,才够一床被子。”

  营业员听了姥姥的话,小声的说:“您这老同志真逗,这楼外面就有卖布票的,两毛钱一尺,只要有钱还怕没布票。”

  悠悠顿感凌乱,有点时光混乱的感觉。这还是文革期间吗,有人在百货大楼门外倒卖,怎么连工作人员都认为是正常现象了。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