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4章 京营开拔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4章京营开拔

  天津卫。

  天启二年,正月二十。

  自从泰昌元年天津卫设府以来,天津卫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繁华过。

  受益于开海与屯田,大量没有生计的流民来到此地,给这里带来大量的劳动力。

  来自京畿与江南各地的行人商贾,也纷至沓来,想要在这个京畿要冲之地早早立足,扩大财源。

  达官显贵想要在这里,购置产业,提前布局布局。甚至还有一些贩夫走卒,见天津卫日渐繁华,就来到这里看能不能安身立命,找一门生计。

  虽然这些人目的各异,但有一点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就是给聚集在这边的流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而这一点,身为天津府知府的左光斗最为清楚。想到这里,他停下手中的毛笔,看着自己题本上还未干涸的字迹,心中也甚是感慨。

  前年泰昌元年,他出任天津府巡抚的时候,天津卫只有十五万人,就这样还是因为其在京师之侧,以及大明两百年来人口不断积累的结果。

  平时除了驻扎的官兵与本地居民外,也只有过境的漕帮和买地筑坨存盐,以备查验待运的盐商才会关注此地。

  在其余人看来,天津的吸引力远远不如二百里以外的京城。那里要啥没有,何苦要来天津这种“荒凉”之地受罪呢。

  但现在仅仅经过一年有余,天津卫的形势完全变了。

  经过左光斗简单统计,天津卫的人口已粗略增至二十一万人,增加三成有余。并且按照这个速度来看,今明两年的人怕是会更多。

  想到这里左光斗就是一阵头疼,如果这些应募过来屯田的流民也就算了。但自己这一年辛苦开垦田土,招募流民吞屯田。但来天津卫耕种的流民也只有三千户,一万五千人左右。

  虽然这个人数很不错了,但与新增六万多人相比,这个数字不够看,甚至算少的了。

  这也意味着天津卫城中,新增了四万多讨生活的人,伴随而来的治安问题也越来越多,赌博、拐卖、经商纠纷、海贸纠纷,海关税赋等等问题,着实让左光斗头疼不已。

  “知府大人,京营今日就要登船了,朝廷嘱咐的钱粮也早已装备上船。我们衙门要不要送一送京营,略尽地主之谊。”

  还在思考的左光斗被门外的一道声音打断。左光斗回过神,知道门外是通判禀事,不过他听完后却摇摇头道:

  “不用了,我等把钱粮准备好就行了,去了反而干扰他们。只派衙丁去看看,维持秩序,不要生出来什么事端就不好了。”

  “属下知道了。”

  听到屋内左光斗的话,门外的通判只能无奈点头。果然如他所料,知府大人连京营的面子都不给。

  不过通判虽然无奈,但也知道左光斗素来不爱这种迎来送往的事情。

  他也是习以为常了,也不担忧左光斗有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