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3章 新儒学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是钱德洪精力太弱了,于是自己亲自出格竹子了。

  没想到王阳明对着竹子苦思冥想七日七夜,也是什么都没格出来,也是大病一场。

  这个故事被称为“亭前格竹”。

  至此以后,王阳明就对理学产生了疑虑,发现这种方法根本行不通,并且做起来很困难。

  因此随后自己不断参悟,又经过龙场悟道,提出了心学的“格物致知”理论。

  其简单来说,心学嫌弃格物太麻烦了,不要求去观察事物。

  而是直接告诉众人,世界上的道理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不需要去寻找。

  而格物致知,指按照良知去做事情,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让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自己的良知。

  因此格物的过程,就是磨洗心中的恶念与私欲。如果把良知比作镜子,那格物的过程就好比擦镜子。

  你每按照良知做一件事,你心中的私欲就去除一分,镜子也就明亮一点。到最后,你心中的私欲被扫荡干净了,你的心也就恢复了彻底的光明,这就是格物致知。

  这个格物致知做起来比理学那个要容易多了,也更加通俗易懂,所以也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

  但在朱由校看来,这不就是妥妥的唯心主义嘛。

  这里面的格物致知,只不过是就是阻止恶念对自己的影响罢了。

  所以朱由校对于这两个格物致知的答案都不满意。因此就想借这个机会,也重新定义格物致知,为以后的理论作为铺垫。

  正所谓“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既然朱熹与王阳明可以对格物致知提出自己的主见。

  那他这个后世穿越而来,还经过知识爆炸洗礼的穿越者,为何就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且他秉承着后世的思维,对比理学与心学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后,觉得还是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还是有些道理的,只不过方法错了。

  格物,格物,为什么就只是去观察,去想事物呢?

  只靠观察,靠看,靠想有什么用。

  在他看来,格物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事物规律的过程。

  所以就应该去调查研究,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步步去做实验嘛。

  比如要格竹子,那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记录它生长的过程与特性,要把叶子切下来去观察,袖手旁观就不可能得到知识的。

  因此在朱由校看来,格物致知不是由自我检讨、提高提高道德修养亦或者靠哲理的清谈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

  这其实就是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

  现代做科学不就是这么做的嘛,现代这么多科学原理,都是靠这种方法得到的。

  而这个方法恰恰是朱熹等人所忽略的,也恰恰是现在的儒生士大夫所需要的。

  所以朱由校才会提出“格物致知”这个命题,让理学与心学辩论。

  只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