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2章 礼部改革_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朕想着国子监改制只是开始,以后各布政司也有改革各府县学堂,因此仪制清吏司以后改为教育司。以后科举考试,以及全天下的官府学堂还是私人书院都要由教育司进行管理。”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略微惊讶,他们没有想到皇帝还有这个心思,不过这个消息属实不错。

  因为现在大明虽然书院众多,但实际上自张居正改革以来,大明朝廷其实并不喜欢书院,甚至还屡次禁止书院。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万历三年,张居正制定十八条措施整顿学风,其中就有一条是禁止创建书院。

  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读书就要到官办的学校读圣贤之书,各州府县学比比皆是,为什么要私自办学聚集论道?私自办学,妄议朝政,罪不容赦。

  一旦违反这一条,当官的罢官,老百姓抓起来治罪。但众人都知道张居正真实目的,就是要铲除政治上的隐患。

  尽管张居正死后,这个政策也不了了之了。但经此一事以后,也让之前兴盛的书院之风,顿时有些偃旗息鼓了,直到东林书院的出现。

  因此皇帝这个建议,正中东林党人的下怀。如果这个提议成行的话,岂不是可以让东林书院正名,甚至还会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

  “陛下,此乃善政,自张太岳禁止书院以来,众意涛涛。现在朝廷改仪制清吏司为教育司,管理天下书院,定会让天下读书人拍手称快,赞叹陛下圣明。”

  礼部尚书孙慎行第一个站出来同意,在他看来这是不可多得善政,皇帝此举做的可太对了。

  朱由校闻言点点头,暗道不给你们点甜头,你们怎么能同意自己的想法呢。他很清楚书院的好处与弊端。特别是其弊端甚大。

  自王阳明振兴心学以来,他所倡导讲学活动本来是要打破僵化的程朱理学、重新找回人的价值,却逐渐走向了空谈。

  特别是在王阳明这半个圣人的倡导下,明代讲学之风再度盛行,有权有势的学者在各地兴建书院,以至于当时的书院泛滥到代替行政办公场所。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有能力讲学者大多不是在任官员就是离任致仕的官员。他们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讲学,干脆就在书院忙里抽闲处理政务。

  久而久之,书院已经成了讲学者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乃至党同伐异的场所,朝中大臣结党之风盛行。

  更有甚者,一些官员利用开办书院讲学来谋取私利,给行贿受贿、贪赃枉法披上风雅的外衣,对朝廷风气的危害巨大。

  也正因如此,当年张居正禁止书院就是杜绝讲学之风。

  但朱由校心里清楚,书院虽然有种种弊端,如果一味禁止是绝对不好的,毕竟事物发展堵不如疏。

  特别是他现在想要发展“实学”,以后更是要推崇科学,发展科技就更离不开学校进行教育与推广。

  而这些仅仅是依靠朝廷的学堂是行不通的,因此他必须要借助私人学院或者学堂的力量。

  因此对于他来说,允许创设学院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如何让书院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发展、讲学。

  而这一点,他早就想好了。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