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3章 不赚钱都行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5章不赚钱都行

  史宇之感觉有几个人而且来自同一省的,报价都很接近,在三十万到三十五万之间。

  现场共十六人出价,最高出到三十八,最低是李掌柜的二十六万贯。

  第二低的是二十七万贯,是个来自河南的商人。

  两人差一一万,浙江李掌柜中标。

  “哈哈哈哈,承让承让。”那姓李的看起来年纪也不大,约四十岁左右,这会兴奋的向四周报拳。

  四周有人笑骂起来:“李老板你这样要亏钱的,恐怕赚不了多少。”

  “就是,附近的工人可不好找,得到更远的地方找工人,支出更大。”

  有人提出现在工人不好找。

  因为朝廷在天津府也在干活,征招了大量附近百姓,他们现在再来干,可能得花更多的钱才能找到工人干活。

  这个工程史宇之也没出价,静静在边上看别人出价。

  史宇之在济州岛学过数学,也能默默暗算,但算了半天也没算好。

  史天保说出原因。

  这也是一个劳力现在月钱已经达到一贯的原因。

  现在天津城新开发,到处都在用人。

  同时用一千工人,一年就能造好。

  朝廷另外兴修水利,疏通河道等,都得用到劳力,而且开价还比较高。

  朝廷当年征招地方工匠,这家伙都没去,一直在史家的,所以虽然不是吏员,但待遇不低,史嵩之对他极好。

  第二个工程是大沽口沿岸二十座炮台建造,这次官员们只说工程要求一年,然后把炮台规模尺寸大小,位置说了下,最后说朝廷预估造价五万贯。

  史宇之这时正和史天保聊天,史天保算是史嵩之的世代家仆,而且这家伙居然也是工匠。

  史宇之正好听到附近有个像是工匠人在和他的老板在商议:“依我看,这一个炮台用一百个人,最多两三个月能干成。”

  这工程的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将来港口边的两成房产和商铺。

  就按一贯算,用一个人工一年大概十二贯。

  宋以外很多皇朝都是强行征徭,不给钱,甚至还有连吃都要老百姓自己带,但两宋干这事是给钱的,这也不是赵与芮定下的,两宋干这些大活都给钱,所以大伙别说老说大怂,至少人家叫人干活都给钱。

  人工加吃按青壮算基本一贯一月,如果用到女人和中年,老者会更低,当然工程可能会慢点。

  工人越多,造的越快。

  这下史宇之才知道,姓李居然和他一样想法。

  这让朝廷每次打仗,征发劳力都不多。

  有些朝廷起兵二十万,民夫得带十万。

  根据张贴的图纸尺寸,有些商人甚至是带着工匠来的,现场会评估大概要用到多少人。

  如果按那工匠所说,一个炮台用五十个人,半年差不多。

  其实史宇之他们这些商人现在根据当地的行情已经能评估大概的造价。

  史天保认为,大伙都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