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三章 斩首示众,以平民愤_我在元末种粮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空一片漆黑,王府寝殿中却依然灯火通明。

  张阳泉静静站在寝殿外面,只听一阵阵欢声笑语和婴儿啼哭的声音从屋中传出。

  “小妹,你别把手指伸他嘴里,思业都被你弄哭了!”

  “阿姐,我就是听你话,把手指拿出来,他才哭的……你瞧,我伸进他嘴里后,他就不哭了!”

  “李嬷嬷,思业是不是又饿了,怎么这么喜欢吮手指?”

  “王妃殿下,孩子都是这样,您不必紧张,刚刚喂过奶了,不能再喂了!”

  听到屋里面的对话声,张阳泉刚才那点烦恼顿时烟消云散。

  忽然,他转过身子,又朝前宅而去。

  一旁打灯笼的亲卫道:“大王,您忘记拿东西了吗?”

  张阳泉摆手道:“有些事还没处理完,你去安排一下,我要去一趟耿府。”

  耿三的府邸与王大的府邸相邻,位于候府斜对面,距离鹂园只有百丈不到的距离。

  得知张阳泉深夜到访,耿三和舒婷都大吃一惊,赶忙带着下人出迎。

  张阳泉进入大堂后,在上首坐下,左右看了一眼,问道:“怎么不见耿四兄弟?”

  耿三笑了笑,道:“大王,我那兄弟最近晚上天天往外面跑,也不知干什么去了!”

  张阳泉点点头,目光看向舒婷。

  “耿夫人,我还是为那封血书而来。有几个问题想再问你一下!”

  舒婷低头垂目:“大王请问。”

  张阳泉沉吟了一会,道:“你从丹阳县经过时,是否瞧见丹阳县稻谷播种的情况?”

  舒婷道:“运河两岸倒是瞧见不少!”

  “种的都是推广的新稻吗?”

  舒婷点了点下巴:“是的,都是新稻!”

  张阳泉皱了皱眉,如此来看,陈宁推广新稻确实很成功,并没有弄虚作假。

  按理来说,只要种下新稻,百姓们都应该能看到新稻优点,不可能因为这一点与官府冲突、甚至写血书上告!

  舒婷忽然道:“对了,小女经过丹阳县时,还发现一件奇怪的事!”

  张阳泉忙问:“何事?”

  “丹阳县到处都在修桥修路修渠,不少地方甚至还有官兵监督,甚至拿鞭子抽打,督促役夫们干活!”

  张阳泉脑中轰地一声,他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定是他将基建定做官员考核标准,一些激进的官员为了获取高考评,下令强征民力,四处修筑工事。

  这才导致民怨沸腾,百姓们愤而上血书!

  “大王,您怎么了?”耿三小心翼翼地问。

  张阳泉深吸一口气:“没事,这次多亏你们及时把情况告诉我,是我考虑不周,犯了一个错误。”

  舒婷是聪慧之人,隐隐明白那份血书与张阳泉的政策有关。

  “大王不必自责,小女一路从庆元到江都,瞧见沿途百姓们生活渐渐恢复安宁,许多人都在称赞您,丹阳的情况想来只是特例!”

  张阳泉叹道:“错就是错,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