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8章 黑太子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斩。

  这事情比太子预估的还要扩大。

  皇帝远在西北,但既然有了旨意,太子自当遵行,不过皇帝没明发谕旨,而是在给太子的书信里回复的,正式的处置,是让太子这个留守监国摄政皇太子和留守朝廷正式出面。

  朱弘甲发了监国令,处置涉案的一众官吏学生。

  这个案子最终是郑三俊侯恂丁启睿丁魁楚等十三名高级官员处斩,另外三百多名品官被夺职问罪,上千官吏、学生革除功名、除籍举族被流放边疆,牵连万人。

  监国令一下,朝野巨震。

  无数求情书呈上,甚至国子监等诸多学校的学生也有许多人上书请愿。

  恰逢今年是乡试之年,明年二月是会试,无数举人云集京师,这事又是因河南罢考事件而起,牵动了无数士子的心,纷纷参与。

  郑三俊不仅家世显赫,而且南原郑氏是名门望族,世代相传,特别还是东林大佬,其在东林、复社等士绅中的地位那是远超侯方域等四公子的。

  就算在天下读书人心中,这位也绝对是威望极高的老大人。

  谁都想不到因为皇帝要迁士族填充京畿,最后导致河南罢考事件,而郑三俊侯恂等声援河南读书人,最终会落的如此下场。

  可谓是步步出人意料。

  可当监国令一出,还是让有些本来想看热闹的都惊的目瞪口呆了。

  甚至好多人都不敢相信,以为是谣言。

  可当邸报、京报等官报也开始正式刊印了关于此次案件的详细始末,甚至对郑三俊等定性为结党营私欺君犯上等罪后,有人慌了。

  结党营私欺君惘上,这个罪名最可怕处在于结党,让人想起党争党锢。

  他们更怕的是被牵连到自己,引火烧身。

  黄道周请求面见太子,直接为郑三俊求情,他不是怕被牵连到自己,而是觉得这事不对。

  朝廷这样处置郑三俊,岂不是因言获罪?

  黄道周说郑三俊享有天下第一清品之誉,可朱弘甲却只是问,“科举考试是国家抡才大典,何等重要之事,丁启相范逊等因不肯奉旨移民,结果就以罢考威胁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不从,他们不仅自己罢考,还阻拦其它考生入场考试,甚至冲入考场,把应考考生的试卷撕了。

  孤问先生,这事放在任何一朝,任何君王任何朝廷,只怕都无法容忍吧?

  历来科场舞弊,一经发现都是重则处死轻则永不录用甚至流放,这些人的行为可比舞弊恶劣无数倍。

  郑三俊既然是数朝元老,难道不懂这些,他还要为这些人发声,甚至借机抨击圣人定策,这只怕不能简单的用倚老卖老来解释了吧?

  况且,诸司会审,可是拿到了不少证据,郑三俊与丁魁楚丁启睿叔侄、侯恂侯方域父子等书信往来,攻击朝政,怨愤圣人,可都是实打实的,还有河南发生了这么严重的罢考事件,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