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6章:(不要订)白骨精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的关系:“受人敬仰青史留芳刷好感的事我来,出生入死打打杀杀拉仇恨的事你做”。

  《三打》是为数不多的唐僧和悟空双线并行的故事,前半程一直到小儿国国王被打,唐僧的形象都和我们内心设想的唐僧没什么不同。但是,从打国王到打白骨精,我们看到唐僧的内心发生了变化。

  唐僧不想让孙悟空打死小儿国国王,即使国王的事迹让人想起《盗墓笔记》里那句“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面对这样极端的恶,孙悟空的一棒打死体现了我们法制社会有恶必惩的价值观。

  唐僧的阻拦只是基于“出家人不得杀生”的教条主义,所以面对孙悟空的质问和失望,其实唐僧内心是很迷茫的。因为他所理解的佛法无边不足以拯救国王犯下的罪孽,而根据佛法,他甚至连惩罚都做不到。

  百姓崇拜地叫他“圣僧”,而他降妖伏魔靠的是孙悟空,锄奸铲恶靠的是孙悟空,而他竟然还要拦着孙悟空锄奸铲恶

  随着和白骨夫人的几番交流,他对人性之恶有了更深刻的意识。在和孙悟空的几次争锋后,他终于意识到:所谓善,并不是念几句佛理就可以的。善良不是无是非,白骨夫人可怜吗?可怜,但必须消灭她;善良不是慷他人之慨,他不能一路依靠孙悟空,度人的事情只有他自己来。

  也就是在电影最后,唐僧以身度妖,让我想到佛祖割肉饲鹰的故事,真正的善,不是假惺惺的让孙悟空放人,而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他说:小僧想好了,一世不消,我度一世。十世不消,我度十世。此刻唐僧终于在外貌和内心都想着一位很著名的佛教人物靠拢了——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你可以说这是执,是妄,因为人间的罪恶不可能消尽。然而,正式在这句话中我们感到了佛的大爱,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度,一种为了理想殉道的热烈,这一刻,唐僧悟了。

  这一悟,是以往所有《西游记》原著和改编作品从未涉及过的,它一下子升华了唐僧的形象,让结局变得分外出人意料:三打白骨精的最后一打,孙悟空把唐僧打死了,仅仅是这个结尾,就足够我给这个电影一个好评。

  影片还重点探讨了唐僧和孙悟空之间的师徒关系。有趣的是本片是所有《西游记》衍生作品中唯一指出一个显而易见但被人无视的事实的:孙悟空比唐僧大,不是大几岁,是大几百年!

  在取经队伍中,恰恰作为师傅的唐僧,是整个队伍里年龄最小的,和他的徒弟相比,他就是个没断奶的娃娃!

  电影中孙悟空对唐僧的态度发生了几次变化,从最开始的轻视、不屑到中间被唐僧的关怀打动,再收到白骨精几次的挑拨离间和唐僧的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