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百年之惑_鬼谷神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无道理。

  那个时候就算是送与普通农家来养,也没有人敢说他是赵氏子孙,再过些年谁又还会记得,就算是赵氏子孙又能如何,怕也随着过往历史一起消失了,再提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

  “先生,我觉得白灵所言到也不错,只是不知先生为何会怀疑,而且此时提及此事呢?”

  赵鞅也是不明所以,听白灵一讲,心里有所怀疑,可对于他的祖父一辈,若说当年赵武有一个孪生兄弟,那么算起来是他的叔祖父,可多一个叔祖父又能如何,于此时赵氏的形势也无济于事,深究一个猜测,于现在的赵氏并无影响。

  “族主过虑了,我这个人那总是会想一些奇怪的事,所以刚才听闻神医问起琴归的过往,这才心血来潮问一问当年之事,就如同族主所言,若是本公子有什么思虑,其实早就问赵伯了,之所以现在提出,其实也是一时好奇,此事不说也罢,不如说一说接下来族主的安排如何?”

  王禅此时话锋一转,到说起正事来了。

  虽然刚才所说下宫之乱,其实也是他自己提及,可真到了大家有兴趣的时候,他却又不想再说,是因为这些事他觉得在座的不知道也好,毕竟再追究于百年前的事,于现在的赵氏也无任何意义。

  “哦,得先生提醒,老夫都快忘了要来做什么了,董卿家你来说一说吧。”

  赵鞅虽然不是王候,可董安于是他的家臣,这样称呼反而更亲近一些。

  董安于是一个乐于安静的人,也善于倾听,他其实对于刚才王禅的话比其它人考虑得更深一些,此时心里也是疑惑重重,可既然王禅不说了,而赵鞅也提及此次来晋阳的目的,这才轻咳一声。

  “回先生,董某看来还是先把这几个月来我与族主所做之事说一说,这样才好求先生个主意。”

  “好呀,这几个月来,不知你们练兵练得如何呢?”

  王禅此时也是十分欣慰,知道董安于做事沉稳,就连回复一件事也让人放心,不会冒然。

  “依先生之谋,其实我赵氏大军一十五万寄兵于农,全部寄于晋阳城以北的几个小城小镇之中,那里是我晋国土地,也是赵氏封地,到也有一些荒凉,但得我这十五万大军进驻之后,再把一些原来晋阳附近的百姓迁了过去,很快也开垦出不少新的良田。

  算起来也是赵氏将来的大后方了,而且这些地方处在晋国与燕国交界之处,又与北方异族相接,此地反而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燕国此时也不知道。

  十五万大军一边耕种,却也不忘练兵,有原来的几万精兵相带,新兵也可以迅速成长,此时十五万大军虽说不比列国精兵强将强,可却也非是闲散之兵了,也有一战之力,任谁也不敢小瞧了。

  此事当感激先生,为赵氏一族在此紧要关头,竟然还能添得如此强力后盾,这种事董某一辈子都不敢谋算。”

  董安于是出于真心佩服于王禅,一开始他们都觉得把全部精兵寄于晋阳来守晋阳城,可未曾想王禅只用一万水师,一万精兵就击退了三氏的围攻,而且不仅晋阳城守军损失不大,更重要的是粮草一直十分充足。

  另外一点好处就是,原来赵氏征战四方的精兵,有几万都随着其它新兵一同北上,觅得良机,不仅种田让人不会怀疑,而且也在这几个月里新老融合,以老带新,训练起来也是事半功倍,新兵现在也成了精兵,如此一来,不仅守住了晋阳城而且还给赵氏添了这么多可用之兵,将来可以应付此时智韩魏三氏的围攻,这是普通人不敢谋算的,毕竟若是晋阳不保,何来谋算如此长远之计呢?

  “好,这就好,那这些人就原地不动,该收粮食收粮食,想来也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用到实处了,董大夫还说一说此时晋王的指令该如何面对吧。”

  王禅其实早已胸有成竹,所以即问又引,即引着又问着,这样让人也不会觉得尴尬。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