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七十七章道听途闻_鬼谷神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七章道听途闻

  王禅独自在书屋里看着古书,心里也是十分焦急。

  此时秋至,外面黄叶满院,可王禅却并不急站去扫,而是像舍不得这些书一样,日夜抓紧时间来阅读。

  他知道他来大周守藏室已经三年了,这或许是他最后的机会,能在如此浩瀚的藏书之中汲取知识。

  最重要的是,这些书似乎都已被他的师傅所熟读,而且都读得十分通透,就算有什么不解的地方,他也可以向老子请教,而如果老子不在此地,那读过之后,也是疑惑重重,读与不读都没有意义。

  而这三年,老子也耐心的向王禅传教了他自己所写的九九八十一章《道德真经》,而这短短的九九八十一章,涵盖了老子明道之旅中所观之道,所明之道,是历古以来修身明道者最好的引导,也可以说它本身就是隐含着道在其中,非是有缘人不能读懂此书,若读不懂此书,更别提什么观道、悟道、明道、得道了。

  此时王禅已通过此书完全了解,什么是真的明道,什么是道,什么又是德,基本上领悟了道德真经的真谛。

  道是生万之物无,而德则是道在人世间的表像,德就是人世相处之道。

  就好像是把道像画画一样,把道画成德,以供世人遵行。

  而道德一说也是先有道后有德,德以道法为本,道与德为表,成为对世人是否遵道评判的基本标准。

  道德是整个世人的社会其它的基本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等等一系列的关系的基础,也是所有这些关系的约束及最低标准,包括现如今所制的周礼都是根据道之德,历经万千年来人们从生活之中的道总结而来。

  而老子的道德真经就是先论述了道为何物,如何明道,道法的一些基本特性,让人知道什么是道,而由此也知道万千世界的由来,从何而来,又到何处,这是道经所言。

  而德经则专重于如何明道,道所成之德又是如何,主要是针对于人的言语行为社会关系以及依此而行的为人之道,所以算起来也是王禅将来修身明道的基本,是他学习领悟其它一切学问的基础。

  再把道德真经融于易理之中,王禅发现,整个易理像是一下就开明起来,许多时候王禅在卜算之时还会有一些不解之处,可当王禅现在学懂了《道德真经》之后,易理就像水一样呈清在他的面前。

  易理所言其实就是道之对人世的要求,是人修身明道的一个法门,而并非仅限于只是卜算过往未来,卜算灾害吉凶,这些只是易理里的小道而已,易理相对于道德真经来说,可以说是对明道修身的一个补充,一个形像的展示。

  “禅儿,为何如此用功,是不是自己卜算过,你即将离开为师,再将纵横列国,所以舍不得这些古书。”

  “师傅,你何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