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5章 舰载机_港综之我是警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共有三种户型,分别为30平方米的一居室、43平方米的两居室,以及54平方米的三居室,其中厨房大约6平米,卫生间4平米,室内净高2.6米。

  其建筑模式简单,装配部件从流水线上生产后,直接运到工地用起重设备组装,由于都是标准件拼接,施工几乎不需要图纸,所以建造效率十分惊人,一栋楼一般两周即可完工。

  有时候为了赶生产指标,甚至会动用空军直升机来支援建设,比如当时在列宁格勒就曾创下了5天完工的记录。

  此外,由于同一社区中的住宅基本都用同一套图纸,各栋楼的规格一致,就像复制粘贴出来的一样。

  为了使连绵不绝的火柴盒大楼不致太过压抑,还在楼栋之间装点上了绿地、人造山丘和池塘。

  很快这种多快好省的玉米大叔楼被复制到了毛熊的各个角落,

  虽然玉米大叔的住宅政策也遭到了不少反对,其中有不少建筑师的反对,因为这是一种“不需要建筑师”,只靠标准图集就能迅速“繁殖”的住宅,建筑师们也大都不屑于接触这一类型的项目。

  但不可否认的是,玉米大叔楼解决了住房紧缺问题,大量普通市民从地下室、工棚、危房和过度拥挤的合住房中乔迁了新居。

  截止到1964年,毛熊有5400万人住进了玉米大叔楼,占据整个毛熊人的四分之一,除去住在农村的人,榆木大叔楼基本完成了有房住的需求。

  因为是免费发放,这对于不管是还在恢复生机的欧洲还是大洋彼岸的美国,甚至还处于建设的内地,当时都还没有大规模普及这种公寓楼,

  因此玉米大叔楼的存在无疑是人类史上的一种壮举,也成为毛熊对外宣传国民福利水平的窗口。

  甚至还催生了一部百老汇式的歌舞片《切廖姆什基》,由肖斯塔科维奇作曲,记录了工人阶级欢天喜地搬进新家园的盛况。

  至于说在90年代出现的玉米大叔楼与人们对舒适生活理解的矛盾与冲突的问题,这锅玉米大叔不能背。

  因为玉米大叔楼在建设的时候,其使用寿命只有25年,其目的只是权宜之计,将来会有更好的房屋取而代之。

  这种想法应该说很对。

  25年时间,足够毛熊经济再上一个台阶,有钱兴建更多更好的住宅。

  但是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玉米大叔只执政十年多一点就下台了,他的继承者把目标放在了世界争霸上面。

  大量资金被用在高层享乐以及军队上面。

  导致在房产上投资一直不足,没有想着解决普通市民的住房问题不说,连玉米大叔楼都因为面积小美观不好等问题停止了。

  从而导致很多住在玉米大叔楼的家庭一住就是50年以上,历经风霜数十载,这些住宅楼日渐破败,有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