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一章 八千岁的消息(下)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文盲却对于超出自己理解和知识体系之外的一切言论都抱有相当大的恶意与排斥。

  当然魏忠贤的这个毛病到后来确实改善了不少,不过眼下的九千岁对苏若霖的这个消息来源依旧不敢百分之百地取信,

  “那他想咋改?想调去哪儿啊?”

  魏忠贤咂了咂嘴,好整以暇地看向徐应元。

  老魏心想,这个苏若霖还挺会来事儿的。

  倘或他想调来司礼监,一定会得到孙暹的赞许,如果这趟差事自己没办好,那自己将来岂不是反倒要排到这个苏若霖后头去了?

  倘或苏若霖在孙暹这里没有得到重用,那按照他现在这个脾性,他一定再会想办法去讨好司礼监的其他大珰,自己岂不是无端在司礼监内给自己多竖了一个对手?

  虽然说是雪中送炭,但救困也总有个限度,要是救人救到把自己都给搭进去了,那才是个真傻子呢。

  却不料徐应元提也没提司礼监,反而笑道,

  “这个苏若霖确实有些想法,他想调去内官监。”

  魏忠贤意外地扬起了眉,

  “咋的?他觉得皇爷能再把陵给继续修起来?”

  徐应元听懂了,魏忠贤是在问,难道这个苏若霖是在质疑皇爷开海的决心吗?他是在皇爷召见我之前找的你,难道他是不相信我的能力,知道开海这事儿一定办不成吗?

  “陵总是要修的,历代帝王哪个不修陵咧?早修晚修而已嘛,老子不修,儿子也要修,否则老子死了没处埋,丢的可是儿子的脸。”

  徐应元回道,

  “不过按照你方才的意思,皇爷现在不想修陵了,改造船了,那内官监岂有不为皇爷着想的道理?”

  魏忠贤道,

  “造船办料不是‘军三民七’的成例吗?皇爷真能允许让外廷的税收转由内廷收取?”

  魏忠贤对此颇有疑虑确属正常,这时候还不到宫中内官散去地方强征矿税的年月,料银征收不但琐碎且须长年累月源源不断,内官再能干,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地方布政司或者督粮道去征收造船料银。

  徐应元回道,

  “倘或漕运改了海运,那么漕船也一定要改成海船,如果造的是海船,那就不关现在的船厂甚么事了,要是内官监能先外廷一步,将南京的龙江船厂收入麾下,往后的日子可不知比现在舒服多少倍。”

  魏忠贤顿时就明白了,原来内官监的人打的是这么一个主意,陵不修了,换个皇爷喜欢的名目,照样能把皇爷手里的六百万两银子给拿过来。

  只不过一个是天寿山,一个是在龙江船厂,在甚么地方都不要紧,只要皇爷有需求,这群人永远能找准从皇爷手中拿银子的窍门,

  “这个主意谁出的?不会是这个刚刚进宫的苏若霖罢?我猜猜啊,是马谦?他还真挺敢想啊,胆儿挺大,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让你来说服我,也不怕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