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三章:万事俱备只差东风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写论文是需要时间的,选好题目之后还要写开题报告,但这一次港大校方并未要求林晓光写这个,直接写论文就可以。

  不过林晓光还是准备把开题报告写出来。

  无他,开题报告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包含有选题目的与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文献综述,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论文提纲、进度安排等等,缺一不可。

  没有开题报告,论文很大可能写偏。

  但开题报告之前,还有确定一件事,论文选题。

  他以后硕士读的是文学与文化研究方向,本科是英语,双方唯一的关联,就是英语国家的文学与文化,英语国家有文化的,也就只有英国和美国了,考虑到港大是港英政府办的公立大学,选择呼之欲出。

  英国文学与文化,但这个论文题目还是太大,必须往小了写。

  比如说,英国茶文化与英国文学,英国文学中女性主体地位的发展,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英国十六十七世纪巴洛克文学研究,等等等等。

  林晓光好歹是89年毕业的北平本科大学生,受前女友的崇洋媚外思想影响,对英国文学了解颇多。

  不过关于论文,尤其眼下他在香江,就不想写英国方面的。

  法克英国佬。

  真要写外国文学和文化,还不如写美国的,美国才是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以内,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将来还要去美国,现在还不如写美国的。

  美国文学与文化方面,要么写非裔亚裔身份认同、文化冲突,要么就写白色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或者冷战思维下的美国文学与文化,具体到某一个层面,可以写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文化价值观等等。

  最后,他选定一个题目,《白鲸》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

  《白鲸》是十九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于1851年发表的一篇海洋题材长篇小说,描写船长为追逐并杀死白鲸,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

  1956年发行的电影《白鲸记》,就是改编自这篇小说。

  林晓光大学时代,看过《白鲸》小说和《白鲸记》电影,10年的时候,又看过翻拍的《白鲸》电影,还算比较熟悉,对于他选择的这个论文题目,也是有人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的期刊上,他还深入研究过。

  “白色”在美国文学与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不仅指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肤色,美国总统官邸白宫的颜色,还在美国文学文化中被赋予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就比如中国人的黄色肤色和红色国旗的结合。

  侮辱白色,一定程度上等于侮辱美国人。

  《白鲸》发表以前,大多数美国学者都会白色群体的优越性表示赞同,对“白色”的的高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