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八章:双喜临门?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个多月时间,终于有人找他出版小说了。

  林晓光等得好辛苦。

  那可是金镛封笔古珑逝,江湖唯有英雄志的《英雄志》啊。

  “文哥,怎么说?是三联书店?中华书局?还是商务印书馆?”林晓光心情迫切。

  “想多了,都不是,是明报、天地图书、香山文化。”

  金大侠的明报不只是一份报纸,还有图书出版业务,这次想出版《英雄志》,想必是看到它的实力了,至于后两家图书出版商,林晓光听都没听过。

  “明报的报价多少?分成还是买断?版税多少?”

  “不知道。”钟文璋摇摇头:“这些事情,明报见到作者才会谈,你觉得作为同行,他们会跟我这个记者透露?”

  “好吧……”

  明报非要见到作者,但是他没办法去香港啊,林晓光有些苦恼。

  “这事已经有一两个月了,我还是听一位编辑同事说起,眼下就这三家,看你怎么选?”

  “看来,我必须找一个全权委托人,去跟明报谈这事了?”林晓光盯着钟文璋的眼睛,试探着问。

  在他看来,这个全权委托人,钟文璋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也可以。”

  “这么说,你是答应了?”林晓光有些欣喜。

  “答应什么?”钟文璋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我不建议你这个时候出版。”

  这又是什么意思?

  钟文璋侃侃而谈:“一来嘛,《英雄志》还在连载,我觉得等到连载完毕,那时候出版最好,可以利益最大化,你能拿到更多的稿费,现在《英雄志》还没到达销量极限,而且你又不缺钱,何必这么着急,再说金大侠抠得要死,价格方面,你可以再等等。”

  林晓光承认,他说的有道理。

  像实体出版,书籍销量的多寡,表示一个作家的实力强弱,一本销量过万的书,自然和销量过十万,过百万的书,稿酬方面是天壤之别。

  第一本书销量太少,这会影响到第二本书的报价,甚至决定第二本书能否出版。

  出版商也是要盈利的,销量太少,赔钱的事他们可不做第二次。

  再就是钱的问题。

  他现在只是吃喝玩乐的话,光是在香港商报连载小说,这稿费够花了,至于其他的,眼下还没改革开放,又不能做生意,要那么多钱还真没用。

  这年头一个有钱人,还是相当扎眼的。

  就说上次《青年文摘》十月刊的事,他垫了一笔钱,但更多的钱却不能垫,一则没有这个道理,清文社又不是他私人的,二则财不外露,这笔来自香港的稿费,还真不能在内地见光,至少不能让别人知道。

  至于金镛抠门这事,明报稿费并不高,是众所周知的。

  不少名专栏作家,如张小娴、亦舒等都是从《明报》出的名,但明报的稿酬一直比较低,林燕妮被称为全港最好的散文作家,她要求增加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