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变徵(11)_隋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少人心。我这一路上尽量打着私人名义拜会故旧,但肯暗中见一面的却没有几个。特别是那些刚刚得到官职的士子,几乎人人念李将军的恩。若不是有咱们在桑干河上陈兵数万,他们差一点将我当细作抓起来,关到大牢中去!”刘义方点点头,继续补充。

  在易县碰了一鼻子灰后,他便立刻在当地差役的“护送”下前往博陵。先是以同样的理由拜会博陵郡守张九艺,然后被对方以同样的理由婉拒。接着他便收到军司马赵子铭的邀请,要他到总管衙门赴宴,光明正大地与六郡官员会面。

  刘义方刚好需要与这位在博陵军中地位仅次于李旭的人物拉上关系,因此欣然答应。结果在博陵大总管衙门,他受到了地方官员和几大家族头面人物的集体责难。刘义方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自然不会被一个小小的下马威给撂倒,抖擞精神,舌战群儒。结果越交流下去他越诧异,几乎大半个博陵的头面人物都清醒地意识到了朝廷已经无药可救,只是他们对幽州军提出的应对方案却决不赞同。

  “他们对朝廷早已绝望,但他们对姓李的却信心十足。所以李将军的决定几乎就是众人的决定,如果姓李的仍然继续选择为朝廷卖命的话,六郡士卒肯定会追随到底!”想起自己在博陵的经历,刘义方感慨地总结。

  李旭管辖的五个半郡属于四战之所,无有什么地利可凭,也没有什么天时可侍。但兵法有云,“取天下在德而不在险”,在得民心这一点上,李大将军却比幽州的罗大将军强出太多了。

  失去朝廷的供应后,为了养活麾下的虎贲铁骑,幽州大总管罗艺几乎将治下各郡刮得盆干碗净。反观博陵各郡,没有置办多少重甲骑兵,却让数十万亩荒地重新长满了庄稼。倘若双方开战,在野外幽州军肯定能将博陵将士打得落荒而走。遇到堡垒和城市,则对方肯定上下齐心,誓死于入侵者周旋。

  当然,这些话刘义方不能直接跟罗艺说,只能转弯抹角地表达自家的心得。即便是这样,幽州军中仍然有很多人对现实接受不了。

  “那些地方大户都是些墙头草,姓李的给了他们好处,他们自然一切惟姓李的马首是瞻。但姓李的一旦没好处再给他们了,他们还不是一样投向别人怀抱?”行军长史秦雍身后,有人不屑地点评。

  “问题就在于,他们在支持咱们幽州这件事情上,看不到半点好处!”刘义方摇摇头,反驳。

  “刘将军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你觉得大帅不够勤政爱民么?”曹元让从刘义方的话里找到了一个破绽,立刻抓住不放。

  “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只觉得咱们先前把事情考虑得过于简单!”刘义方不愿与其争论,将目光转向一边,低声回答。

  眼看着大伙又要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