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铭记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工程啊?

  方国珍都羡慕了。

  奶奶的,大丈夫当如是啊!

  自己的那点家底儿,跟老朱比起来,完全没有可比性啊,人家是一条龙,自己怕是连一条虫都不是了。

  这么看来,投靠朱元璋,不亏!

  方国珍感慨着进发,一路上不断收到消息,而这些消息更让方国珍目瞪口呆。

  好一个朱元璋,你是真有想法啊!

  为了筹备登基大典,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张希孟领导的筹备小组,连续发出了上万份请帖。

  首先就是给朱元璋的老家发……虽然历经灾荒战乱,还剩下的人不多了,但是依旧有些人值得邀请。

  比如那位曾经施舍一块贫瘠的荒地,用来安葬老朱爹娘的富户刘继祖,他就是受到邀请的第一人。

  另外还有当初提醒朱元璋去寺庙出家的汪氏老太太,也在受邀之列。

  至于那位拒绝帮忙,早些年还打过朱元璋的地主刘德,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老朱对天发誓,真的没有报复这家伙,无奈刘德干的事情太缺德了,乡亲们都不带着他玩,指指点点,直接社死,哪里还有脸面留下来……只能跑了,但是他也不敢跑到别的地方,生怕兵荒马乱,丢了性命。

  最后只能渡江,在池州一带安了家……反正还是逃不出朱元璋的手掌心。

  除了这两位重量级人员之外,其余徐达、汤和、吴祯、吴良,这些淮西名将的亲眷故交,也都在受邀之列。

  大家伙喜气洋洋,穿着新做的衣服,乘坐着安排好的车马,喜笑颜开,向着应天而来。

  别看咱濠州穷,咱们可出了个皇帝呢!

  而且还是一心为民的好皇帝,脸上有光啊!

  除了淮西的乡亲之外,扬州百姓也来了……他们没法不来。

  前面就提到过,一个拥有八十万人的超级城市,在面对战乱的时候,可不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神仙所在。

  那么多人,全都仰赖漕运,没有粮食,一天都玩不转。

  潆犨窗台蝴蝶像诗里纷飞化蝶

  谷臵

  城里的作坊再多,能产出的商品再精美……对不起,没人要了,在这個时候,粮食,蔬菜,盐巴,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当初张希孟为了能保住扬州,费尽了心思,又是调拨粮食,又是向外迁移人口,缓解压力。

  同时把军中订单转给扬州,又帮着开拓民间市场。

  反正就是竭尽全力,让扬州能运作下去。

  元末扬州,从八十万锐减到十八户,走死逃亡,一座城市都成了空城!

  而在这个时空里,扬州百姓先是向外迁移了二十多万人,老朱渡江之后,又迁居江南十多万人。

  随着朱元璋在江南站稳脚跟,地盘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扬州竟然难得走出低谷,开始向上发展,城里的人口恢复到了六十五万!

  谁的心里能没有一笔账!

  没有上位,没有张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