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四章 处死二侯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情况,协调财力,救济宗人。

  张希孟这一下子,又给了宗正寺足够的权柄,让这个衙门不再是摆设。

  除此之外,针对朱家子孙,要多给点发展的空间,给予每个王府产业,也是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一个机会。

  能学点什么东西,自食其力,甚至发财,考科举,都是可以的……三代之后,就准许宗人考试,入朝为官,和普通人待遇一样,没有什么限制。

  但即便如此,就有那些不争气的,没出息的,想要坐吃山空的……又或者宗正寺也拿不出足够的钱财,管不了那么多朱家子弟怎么办?

  这要是普通人,张希孟就直接说了,自己不争气,管他们去死!

  但是对不起,这是老朱家的人啊!

  张希孟没办法,只能出个主意,就是以后藩王对外用兵,抢到了土地,要上缴一部分给皇室。

  放到宫中,算作皇家的产业。

  也就是说,朱家子孙真的什么本事也没有,必须靠着土地养活,在外面划一块土地给他们,也是可以的。

  而且藩王拿下土地,充实皇家产业,日后分封藩王,也方便一些。

  如果有心去外面,有一番作为,那皆大欢喜。

  如果没有,甚至可以遥领,虚封。

  然后这块土地可以由宗正寺负责。

  毫无疑问,张希孟的这套方案,等于是把皇家和对外用兵绑在了一起。

  因为只有不断开拓,皇家产业才会越来越多,包括宗正寺,藩王,这套宗室体系,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

  相比之下,朝廷官府虽然在对外用兵,开疆拓土上面,也有很大的好处,但终究不如皇室拿得多。

  张希孟也知道这里面会有问题,甚至搞不好,会造成宗室做大。

  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哄着老朱,把宗室条例确定下来,避免朱家人破坏田制,败坏根基。

  只要老朱家人不添乱,任何人想要破坏均田,都要摸摸脖子上面的脑壳,还存在与否!

  而且张希孟判断,有了这个规则之后,接下来就是各显身手,宗室能闹到什么程度,估计还会输给文官。

  在这一点上,张希孟是很笃定的。

  毕竟朱家怎么样,都是一人一家,想要跟全天下的聪明人斗,那还是太高估自己的本事了。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要让老朱上车。

  总而言之一句话,宗室这个最大的难题,算是让张希孟克服了,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好办了。

  “咱会让宫里尽快清理好田产册图。今后宫中有多少田,每年收获多少,也都有个明确的数目。户部,乃至全天下人,都可以监督。咱身为天子,率先垂范,从此之后,均田之政,绝不可改。谁触动了天条,谁就必死无疑!”

  朱元璋杀气腾腾,群臣肃然,无不惶恐惊骇。

  既然天子都发话了,从皇家开始,那其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服从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