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凤的亲事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孝顺了,想得也周到,怎么就能让黄家绝后啊?

  反正道理都在他们那里,怎么说都是对的。

  总而言之,张庶宁再三揣测之后,发现许观的这封信,可谓是人情练达,滴水不漏……想必为了这一天,他筹备了很久吧!

  或者说,无数个日日夜夜,睡不着的时候,他都在想着这事。

  历史上,许观是连中六元之后,担任了礼部侍郎,上书天子,经朝廷恩准,彼时才得以复姓为黄。

  其实从这个时间点,包括上书奏请,就看得出来,许家并不愿意放弃这个前途无量的后辈,改姓这事,也远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虽说张希孟做了很多努力,拆散了世家大族,迁居打压了豪门大户,朱元璋也刊行大诰,全力兴学,又安排老兵返乡,肩负起管理地方的职责。

  可即便到了今日,很多村子,还都是一个姓,论起来全都是亲戚,众人凑在一起,家长里短,指望他们干成点什么事情,难度不小。

  但是想坏一件事情,那可是绰绰有余。

  更有不少村子,依旧保留着祖宗祠堂,依旧将明令禁止的宗法,视为比国法还重的东西。

  立国十年,虽然励精图治,但到底不能风清弊绝,天下大治。

  其实说得不客气点,江南的宗族,北方的胡风,西南的土司……这些事情纠缠着,绝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甚至可以说张希孟来济民学堂讲学,就是希望从学术下手,培养更多人才,积蓄更大的力量,再以更猛烈的姿态,扫清弊政,重塑乾坤。

  许观这一次的改姓事件,或许可以视作年轻后辈,对宗族家庭的一次抗争。

  而张希孟并没有旗帜鲜明,支持许观,这里面也非常值得玩味,或许在张希孟看来,这不是最好的时机,也不是最合适的切入点,尚且需要等待。

  但不管怎么说,许观这一次胜算极大,张庶宁不觉得许家人会阻止。

  可是张庶宁万万没有料到,有一个人竟然不愿意。

  这人就是许观的父亲!

  当许观跟他提起,要找长辈,提起恢复黄姓的事情……许父整个脸色都变了,他浑身颤抖吗,拼命摇头。

  “不,不行!”

  一个大男人竟然被说的六神无主,连连后退。

  许观看在眼里,竟然有种要哭的冲动。

  这就是他爹,一个卑微到了极点的男人。

  在许家的这些年,他虽然是女婿,算是主人之一,可是连自己姓氏都保不住的人,还能算人吗?

  说来说去,不过是奴仆罢了。

  吃饭多吃一碗,炒菜多放点盐,扫院子有散落的树叶……不管多小的一件事,都可能招来一顿臭骂。

  甚至是毫无缘由,就被痛骂,更过分的还有抽耳光……打得嘴角流血,惨不忍睹。

  许观清楚,张希孟讲得活命之恩,确实是对的,卑微地活着,也是活着,至少没有饿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