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8章 最强有力的号召_大汉大忽悠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麻烦,平时在家还都是保留火种,何况是习惯骑着毛驴到处溜达的匈奴人呢?想保留火种都难,再要是赶上个阴天下雨,木头潮湿,即便是大单于想喝口热汤也难。

  真是好宝贝呀!

  捧着打火机的呼延泉当时就想,有了这个宝贝,不管我在哪里放羊,随时随地,都可以生火做饭……不对呀,我已经是副州长了,往后不用再放羊了……那也是好宝贝,可以当成传家宝,一辈一辈传下去!

  入股盐业公司,需要呼延泉自己掏钱,刘汉少就是给人家改了个姓外加送一个打火机,但是这足以使呼延泉感恩戴德,兴奋不已。陛下“大赏”呼延副州长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连带着使很多匈奴人也安下心来。

  陛下真没把我们当外人呀!

  …………

  从太原北上,经雁门、定襄,到达云中。由黄邵、赵云全程陪同,驻防在此的张辽也加入护卫行列,一路上刘汉少参观了各处的农场、兵团,不得不说,百姓们为了能够生活下去,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不怕。

  以云中为例,因为大河在朔方西北,狼山脚下有分流,绕了一个圈,犹如戴上一条项链,使得那里变成水草丰美之地。夏侯惇在接手开凿“惇惇航道”任务之前,也在云中呆过很久,就是要给云中也戴上一条项链。一听说要兴修水利,开渠挖塘,根本不用征召,很多农场百姓便组织起来自动前来帮忙。如今虽然不敢说是戴上了项链,但是各种水利设施星罗棋布,水渠引水灌田,水塘蓄水养鱼,秸秆麦糠可以当牲畜饲料,牛猪的臭臭不仅可以当肥料,还可以当鱼饲料,鸡鸭不会和牛羊争草吃,倒是能把蚂蚱当大餐,大大降低了蝗灾的发生。刘汉少这一次过来,除了带来建造沼气池的技术团队,还带来了建造饲料厂的技术团队,以期更加优化合理的利用畜牧农渔,各种资源。

  然而云中对面,大河以南,情况可就没这里乐观了,一条几百里长的干旱沙化地带,随着大河,从西到东,一路推移过来。甚至连美稷北边的曼柏、武都、沙南都受到了严重影响。用后世的名称来说,这里就是“库布齐沙漠”,它所形成的自然因素是黄河冲积物以及狼山洪积物,加之正对着狼山与贺兰山之间的豁口,干冷多风,植被不易存活。但是形成它的人为因素,就是人类在此活动频繁之后对森林的破坏,以及后来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

  “邵儿啊,能让并州百姓吃饱饭,你是大功一件,但是我们不能只考虑今天百姓吃没吃饱,而让明天的百姓没啥可吃。无论是曾经的匈奴人,还是汉人,杀来杀去,你争我夺,但是最后胜利的却是沙子,一点点吞噬着我们的森林、草原、绿地、农田。可惜我们不能靠吃沙子过活呀。”

  刘汉少又将与夏侯惇探讨的治水理念说与黄邵等人,但是让农场的百姓种树治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不是一个短期内能够见到收益的事情,而百姓们则需要有生计来源。

  再但是,可以让农场百姓参与治沙,支持治沙,从而理解治沙的重要性,自主自觉地保护治沙项目。比如培育树苗,收集草种,然后以兵团为治沙主力,先在大河以西,狼山与贺兰山之间种植防风林,再由东向西,逐步推进。

  无论治水还是治沙,都不是一任官员,一群百姓能够做到的事,需要一代一代,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看到成效,于是,大汉皇帝刘汉少向并州百姓发出了最强有力的号召: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小娃多种树!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