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5章 为袁本初降半旗_大汉大忽悠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娃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但是咧,修河渠,娃们妇女也要出工出力咧。娃儿那些姐妹哟,可以在工地上帮着大家洗衣做饭,有些身体很壮的姐妹哦,也能和大家一样挑土推车,会很努力咧。那个袁议长哦,如果娃们这条河渠叫作儿郎渠的话,那娃们那些姐妹,付出那些辛劳,都被您给忘记了咧。”

  袁绍被“娃儿”娃晕了,笑呵呵地说:“怪我,怪我,是老夫考虑不周。你们这些小、女、娃、儿……可不要责怪老夫哟。”

  而后,袁绍想了一想,复又说道:“不然……咱们这条河渠,就叫作大汉青年渠,如何?”

  “好!”

  “娃儿”妇女主任终于带头鼓掌了……

  便是如此,袁绍一连多日奋战在“青年渠”第一线,虽然干活的都是大汉的娃儿们,不用他亲自挑土推车,但是工程进度、各方协调等等事宜,一点也没让袁绍少操心,而后可能是白天太热,晚上又贪了凉,于是便病倒了。

  起初袁绍没在意,坚持留在工地上,可是后来病情突然加重,人都有些烧迷糊了。大家慌手慌脚地连忙把袁绍往番禺送,因为那里有广州最好的医院,可是人虽然送到了,最终却也没能抢救过来。

  …………

  不是人越长大越孤单,而是人越变老越皮糙肉厚,经历的事情多了,心里也裹上了厚厚的茧子,所以再遇到事情的时候就能够淡定许多,或许……也是麻木许多。

  袁绍袁本初,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之家,冲动的时候闯过皇宫,耍嘴的时候骂过董卓,当然了,犯怂的时候也脚底抹油,开溜过。后来被刘汉少忽悠着去当了政议长,在这个看着像大官,实际上又没啥权利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如今大汉有的地方的议院已经轮换好几茬了,要是遇上狗官为恶或是百姓受屈,议员们敢堵着门叫骂,敢背着干粮去上告。可是有些地方还根本不知道议院是干啥用的,百姓们连倍精话都还没学会几句。

  现在的大汉实在太大了,要干的活儿还没干完,袁本初却已经离开了……

  有时刘汉少想着想着,会突然笑出声来。

  让袁本初去当政议长,哥简直就是个天才!那家伙太好面儿了,起初百姓们不了解议院是个啥玩意儿,可能会给他招一些骂,但是等到百姓们知道了议院能够帮着他们说话,能够尽量的让他们少受委屈的好处之后,无论袁本初走到哪儿,都是受人尊敬,好评如潮。当然了,找袁本初告状,求他主持公道的人也不少。所以袁本初虽然累的像三孙子似的,全国各地到处的跑,但是哥觉得他其实是享受了一辈子,因为他做到了大汉真正的“人望”!

  果然不出刘汉少所料,得知袁绍病逝的消息之后,大汉许多的州郡,许多的百姓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