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五章 奉书插旗,颜思齐的决定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华商手中的商货是哪里来的呢,不用细说,多数都是通过走私这个渠道搞来的。

  即便如此,德川幕府还是给了华商以很大的照顾和优惠。

  德川秀忠刚刚继任幕府将军之后,便起草发布了一份文件,严禁西夷商船在其他大名的领地内靠岸,从事商贾活动,一律转泊长崎或平户。

  关于唐船,也就是中国商船,则不论其在哪里着岸,可遂船主之意从事商贾。

  而在长崎和平户,一些中国海商也得到了照顾,幕府发给了他们准许居留行商的朱印状。

  现在,一张大馅饼砸在德川家的脑袋上,让德川秀忠等人充满了晕眩和惊喜。

  直接与大明贸易,不要朝贡,不要中间商赚差价;互派长驻使节,更好地沟通联系,共同对付西夷……

  耶,俺们倭国能和大明平等相处啦!

  这说明什么,说明德川幕府牛掰呗,你们那些大名啥的,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哈!

  共同对付西夷,这正是德川幕府要干的,大明咋和俺们又想到一块去了。

  至于其它的条件,完全不是问题啊!

  对在日的华商实行“奉书插旗”制度,没有得到明廷所发的证书和黄旗,不准其在倭国贸易;

  同样,明国也承认倭国的朱令状,不准无证的倭国商船靠岸贸易。

  咋又和俺们幕府想到一块去了,俺们正准备发布锁国令呢!

  只给最忠于幕府的倭国商人发朱印状,由幕府垄断海外贸易。其他大名,喝西北风去。

  至于在日华商,关幕府屁事。那是你们皇帝下的命令,别怨俺们哈。

  虽然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十分重视对明贸易,屡次为修复明倭关系,恢复勘合贸易作努力。

  但明国的冷漠依旧,使得幕府只能对华商采取鼓励政策,使得到日本从事走私贸易的华船越来越多,明国也被列为江户幕府的“通商之国”。

  也就是说,在倭国的走私华商这么多,跟幕府的政策有很大关系。

  只要幕府答应朝廷的条件,那些走私海商就会被掐住脖子。朝廷给他们留了一条路,不走就去死吧!

  已有官阶在身的林华忠心中畅快,搂过身旁的倭女,哈哈笑着喝掉另一个倭女捧来的酒。

  而对面,德川秀忠和董其昌已经勾肩搭背,醉眼迷朦,好得跟哥俩儿似的。

  ………………

  平户,华人社区。

  颜思齐的宅院很大,来往的人也很多。因为他既是一群海商,或者是海盗们的老大,还是倭国当地政府专门负责贸易的“甲螺”。

  只不过,今天的宅院里却透出一股不同以往的气氛。显得很是戒备,也有那么点紧张。

  而在一所看守相对严密的房间内,平常没有几个人会被在乎的颜老大却是正襟危坐,脸上还带着恭谨之态。

  在他对面,坐着两个人。一个面色和熙的年轻人正侃侃而谈,一个脸色严肃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