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七章 无题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而连年的战乱,人口的剧减,则又是新王朝建立并稳而向上的根缘。

  皇帝自然希望大明能持之久远,也更不希望用人口剧减来解决矛盾。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没有谁比他更有深切的感触。

  所以,扩张是扩张,但与太祖、成祖时却大不一样。

  同时,占领广阔的土地,安置更多的大明子民,稀释内地各省的人口,度过大灾害,并使人均耕地保持在一定水平,才是皇帝谋划的百年大计。

  气候变冷、灾害频繁,种地的收益不够,那就征兵扩张,抢掠财富。

  王三善把话说得很开,众将也听得明白。

  伐缅不仅是复仇之战,更是强国富国之路的开端,更是大明帝国渡过灾害,屹立不倒的途径。

  土地要打的下来,更要守得住,以便大明子民移居迁徙,经营垦殖。

  这对军队的要求就提高了,可不象以前的羁索州,少量人马轮值,维持大明天朝上国的尊严。

  而所占之地要变成大明帝国的州府县,新的边境,新的城池,驻军不仅要防御稳固,还要变成下一次战争扩张的利矛。

  可以想见,在新占领区保持稳定,镇压和杀戮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初期将会很残酷,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王三善结束了今天的军议,让众将回去消化一下,明天再提出想法和建议。

  有些事情,王三善并没给众将详细讲述。

  比如四川的秦良玉,因平定奢安之乱而获封伯爵,也开了明朝女子封爵的先河。此番川兵调动,秦良玉再度请缨,将率五千石柱土兵赴滇参战。

  还有广西的土司,四家联合出兵一万,也获朝廷批准,行将赴滇。

  滇省的土司就更加积极,那氏、沙氏、普氏、刀氏等等,计划出动的人马已超六万,只待朝廷准许。

  不仅是动员,还有训练,明军的战力自是可信,却不想让土司联军拖了后腿。

  正是这般大的动静,王三善等人也作了备案,防范缅人的提前进攻,在边境布置了强军精锐。

  所谓的强军精锐,自然是经历过平定奢安叛贼作战的军队,由表现突出的将领率领,其中就有徐三少等武学毕业,一路晋升为中高级军官的年轻一代。

  望远镜的视野中有山峦、丛林、道路,甚至还能看到远处村寨的袅袅炊烟。

  徐三少抿了下嘴角,放下望远镜。

  随在其身边的是作战参谋,总结了最近侦察的情报,继续汇报着:“缅人装备的火枪数量不少,但皆老式火绳枪,是从西夷手中购买……”

  葡萄牙人曾经在缅甸沙廉盘踞过,得到了当时缅王的许可,也因此购买了不少西式火绳枪。

  这些火绳枪比明军以前装备的鸟铳厉害,可却大大落后于现在明军的燧发火枪。

  而且,缅人与葡萄牙人已经交恶,把沙廉的葡萄牙人赶走,断绝了武器装备的后续供应。

  另外,缅人作战擅用象兵,看似凶悍,但明军为此特意多配备很多重型火枪,克制大象应无问题。

  。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