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卖粮交税_开荒:穿成养母早逝的小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年是高粱和小麦各种了一半,两样庄稼的产量都差不多,平均下来,平地是一亩产六百三十多斤,山坡地是一亩产四百八十多斤。

  赵晟家的后园子加上开荒时多出来的田地,约莫有三大亩多一些,所以他今年收了将近八千斤的粮食。

  朝廷今年依旧是按照一文五一斤的价格收小麦和高粱。

  赵晟卖了六千斤粮食,得了九贯钱。还了朝廷五贯钱,剩下的钱则留着家里自用。

  交税卖粮剩下的粮食,足够黄豆芽和赵晟吃两三年了,所以两人不用愁吃了。

  赵晟成亲前,虽然攒下了不少钱,但是家里需要置办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再加上又买了一头牛,一下子花掉了小两口大半的积蓄。

  再厚的家底也经不住这么花啊,成家过日子用钱的地方多了,两人现在还没孩子,等有了孩子,花销得更大。

  所以赵晟和黄豆芽打算开源节流,为以后的日子多攒些钱。

  农民卖粮有了钱,黄豆腐家的买卖也跟着红火起来了。

  卖粮后的第一个大集,黄豆腐特意多带了好几斤的面团,但还没等散集呢,这些吃食就卖光了。

  黄豆芽做的糖葫芦尤其受欢迎,到了集上,就迅速卖光了。

  苦了孩子这么多年,手里好不容易有点余钱,再抠的爹娘也舍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

  黄念文这个小机灵鬼,见糖葫芦这么好卖,回家就让小姑做了二十多串糖葫芦,他又在铺子里买了几斤饴糖。

  每天出门卖豆腐时,黄念文就吆喝着卖糖葫芦和饴糖,饴糖是按块卖的,手里只要有一文钱就能买两块饴糖,这对小孩子的诱惑可是相当大了。

  没钱买糖,还能拿粮食换。今年大丰收,家家户户都留了不少粮食,一些嘴馋的孩子,征得爹娘同意后,也能换几块糖甜甜嘴。

  当然了,有些孩子是背着爹娘拿粮食换糖的,他们也能甜甜嘴,就是甜了嘴后,屁股可能要遭点罪。

  今年黄家的大豆腐卖得尤其好,第一场雪还没下呢,就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打听啥时候卖冻豆腐了。

  今年几个移民村的村民也大多舍得吃喝了,豆腐这种便宜又美味的东西,自然是首选。

  黄豆腐看准了时机,每天早上多做一桶豆腐脑,让儿子拉出去卖。

  黄家刚卖豆腐时,也是卖过豆腐脑的,卖了两天,卖得不好,所以黄豆腐索性就不卖了,只卖大豆腐。

  一块大豆腐能炖个菜,够一家子吃了。但一舀子豆腐脑就只够一家人尝尝味的,滑溜溜地就进肚了,好吃是好吃,但总感觉不实惠。

  日子过得穷的时候,大家自然是要讲究实惠的。日子好了,大家才有闲钱买些平常舍不得吃的东西。

  像是糖葫芦、饴糖和豆腐脑,谁都知道好吃,但是没钱时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