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7章.离京之前.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般证据尽数禀报了出来。

  在杨洵这般法学大家的眼里,他目前所掌握的这些证据依然还不够确凿与周密,也还有一丝翻案的可能,但德庆皇帝却不似杨洵一般讲究严谨,当他听到杨洵所禀报的诸般证据之后,却是当场就确定了方世文的罪行。

  这般情况下,再加上周、赵二党官员的纷纷弹劾、以及部分中立官员的落井下石,营造出了一种群情鼎沸、人神共愤的局面,德庆皇帝更没有任何犹豫,很快就把方世文罢官定罪了。

  在德庆皇帝眼中,方世文至始至终都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罢了,处理之际也不会有任何犹豫。

  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随着方世文还未赴任就被罢免定罪,早朝上的话题很快就转向了山东巡抚的委任。

  与此同时,空缺长达数月时间之久的陕西巡抚之位,也被某些官员趁机再次提及。

  两个封疆大吏的任命,自然是引发了朝中各派势力的激烈抢夺与争吵。

  也就在这般情况之下,以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为首,“周党”与“赵党”众官员纷纷站出来表态支持由李立德与陆远安二人分别担任山东与陕西二地的巡抚之位,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周尚景与赵俊臣虽是庙堂之中权势最大的两位权臣,“周党”与“赵党”也皆是庙堂之中规模最大的派系,但封疆大吏的诱惑实在是太大,哪怕是周、赵二人联手,他们所举荐的人选也依然是引发了诸多争议。

  实际上,会出现这些争议也很正常,因为李立德与陆远安这两人也确实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李立德担任山东布政使之位仅有年余时间,资历与功绩皆是有所不足,而陆远安更是不久前才被朝廷定罪罢免,可以说这两人的目前情况原本就不适合担当朝廷的封疆大吏。

  然而,这般争议不休之下,德庆皇帝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与思索之后,却是出乎意料的开口表态,支持李立德与陆远安二人分别担任山东与陕西二地的巡抚之位。

  这样一来,当德庆皇帝与赵俊臣、周尚景二人站在同一立场之际,那就是大势已定,就算是李立德与陆远安二人再是如何不合适担当山东巡抚与陕西巡抚,这件事情依然是就这样确定了下来,那些眼红封疆大吏之位的势力与官员也只能是讪讪作罢。

  而德庆皇帝之所以是选择支持周尚景与赵俊臣的提议,让李立德与陆远安二人分别担任山东巡抚与陕西巡抚,原因也很简单——这件事情若是持续争论下去,必然是耗时良久,周尚景与赵俊臣也必然是不愿意善罢甘休,到时候也必然会影响到德庆皇帝的调虎离山之计。

  所以,出于全局考虑,德庆皇帝竟是极为罕见的直接支持了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扶持朋党的提案,也让这件事情得以迅速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