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九章 斗争_篡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就是魏皇刚登基那会儿的内阁顺序,考虑到排序,再考虑到前面几位生龙活虎的模样,更考虑到魏皇刚刚登基不可轻动老臣,谢洵绝望的发现如果按自然死亡算,谢洵要想接班,至少要等到七八十,这还是保底。

  不过幸好,除了论资排辈,大魏还是有很多的优良传统的,比如不斗到死不罢休的文官政治斗争哲学。

  就在谢洵入阁不久,一场猛烈的风暴出现了。

  当时的大魏出现了一个很出名的御史,姓名没必要说,因为这家伙只出场了三次。

  第一次,是因为京察。

  大魏的官员制度,开国就定下了每三年考核一次,每六年京察一次,顾名思义,京察就是来京城监察,对象是全大魏五品及以下的官员。

  比如今年的京察,吏部出现了调动,但京察还是一点没受影响,全大魏五品及以下的地方知府以及下属都是考察对象。

  当然,这也包括长安的官员。

  这么一算起来,那些整天叫嚣的言官也都是考核对象,全国十三道监察御史统统是七品,六部都给事中是七品,给事中才从七品,算是给京察包了饺子。

  也不知道实行这个条例的那代魏皇是不是因为受不了骂才搞出来的。

  但如果他真是因为这个起了心思,那么他注定就要失望了,因为这一百年来,每次京察倒霉的都是地方官,长安言官安然无恙,想想也是,管京察的是吏部尚书及侍郎,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并不是内阁大学士,连皇帝都怕那些骂人不带脏字的疯狗,两个部长失心疯了去惹他们?

  但谢洵入阁那年的京察,很不同寻常。

  因为那年的吏部尚书是个超级猛人,带兵打过仗砍过蛮子脑袋的那种,他虽然没有入阁,却比大学士还狠。

  七老八十了,带过兵打过仗,当过主考官干过人事部长,权阉外戚都要让老子三分,更何况你们这些小瘪三?欺负欺负皇帝得了,还敢跟我呛声?

  所以那年除了地方官,许多原本威风凛凛的御史、都给事中都下了台,安安静静的回了家,朝野一片哗然,敢冒头闹事的却不多。

  想想也是,内阁五位阁老除了最老的那一个,其他人见到他都得恭恭敬敬行礼,毕竟他要是想入阁早入了,现在退休又被拉出来干人事,是真的只想做点事情。

  可这世界上从来不缺胆大的,也不知道那御史是抽了哪门子疯,还是说受了打击心思转不过来,反正豁出去了,就摸了这个老虎屁股,他上书弹劾了那礼部尚书。

  当然,弹劾也是要讲理由的,说来也巧,那年京察倒霉了很多官员,但有一类人却没有动--山西人。

  碰巧的是,那主管京察的吏部尚书也是山西人。

  狭隘的老乡观念要不得,这就是那御史弹劾的内容,可谁知道折子送上去,魏皇还没动手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