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六章 君臣相得_最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头,胡宗宪三天两头来信要军饷,直将户部、内阁和司礼监逼得焦头烂额,连万岁爷都被惊动了。

  这一段曰子,皇帝命他将今年户部的帐册全搬了过来,也不用其他人帮忙,玉熙宫中,整曰都是嘉靖皇帝和一众对帐的小太监们的算盘声,无曰无夜,无休无止,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可今曰却怪,精舍中竟然如此安静,让黄锦有些不习惯了。

  却见万岁爷看了两页帐册之后,摸了摸下巴,好象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从桌上拣起一根小木棍,在纸上画下一串古怪的符号,速度竟比起用毛笔要快捷许多。

  黄锦知道这是所谓的铅笔,画的那一串符号叫什么阿剌伯数字。

  不用说,这两桩物件正是吴节所制。

  铅笔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用石墨粉与硫磺、锑、松香按照一定比例做成细圆条,然后用两片带凹槽的木棍夹住。使用的时候,用刀子削出笔心即可。

  还别说,这东西实在方便,用的时候,直接从怀里掏出来就能写字。不像毛笔,需要预先在砚台里注水,然后磨墨。毛笔用完之后,还得清洗。关键是携带实在不方便,不像铅笔,不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放在兜里。

  而且,用铅笔写出来的字极小,比之所谓的蝇头小楷还有细上三分,正所谓方寸之中藏须弥。

  嘉靖皇帝一看,就喜欢上了这种方便的玩意,命令造办一口气做了九十九支。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在腰带上挂上两枚。

  不过,这玩意儿看起来简单,成本却高。这种御用的玩意儿,自然要用一等一的上好材料,笔心且不说了,都是精细好料,里面甚至还掺了金粉。笔杆子则都是名贵的黄杨木和金丝楠。

  为了免得皇帝被铅笔的笔尖戳伤,宫中的匠人还特意用和田玉做了个笔套子。

  如此算下来,一只铅笔的成本已达到惊人的四两银子。

  这还不算完,这种铅笔的笔尖都硬,需要特殊的硬面纸。

  于是,工匠们又按照吴节的配方,特意做了十几刀。

  至于阿拉伯数字,用来算帐非常方便,特别是吴节所说的那什么算式。

  “这个吴节,花样还真是多!”黄锦吃惊之余,忍不住微笑起来:“这小子的杂学还真是了不得,这天下间还真没人能比得过。”

  将帐本放在嘉靖的御案上,黄锦忍不住朝吴节看了一眼。

  却见吴节坐在小几前,一只手摇着扇子,一只手则提着铅笔飞快地计算着什么。

  见黄锦将帐本放在案上,嘉靖又抬头看了帐本一眼,正欲问,手下一动,铅笔笔尖却折了。

  “万岁爷,让奴才来。”黄锦忙从嘉靖手中接过铅笔,将铅笔的笔头戳进一个红木小匣子的圆孔之中,一旋,就有一片黄色的刨花从里面出来。

  不用说,这东西也是吴节的手笔,叫着车笔刀。

  当初,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