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三章 至德至公_最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治的特别,和正义邪恶无关,只问阵营归属。

  不过,要想督促胡宗宪法尽快用兵,事情只怕没这么容易。人家厘金收得好好的,军队里的人也都发了大财。谁肯没事找事,去同倭寇拼命?

  吴节在屋中想了一夜,直想得头疼也没想出个好办法。

  心中叹息一声,只能寄希望于胡宗宪能够秉正一颗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公心,尽快驱除倭寇。

  这事若不办好,我吴节还有什么脸回北京。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这算是吴节穿越到明朝之后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麻烦了。

  对胡宗宪的人品和道德,吴节还是有信心的,至少在历史记载中,这人的口碑不错。

  胡宗宪本来长期住在南京的,可等吴节一到,他就去了杭州。显然是在有意回避者什么,也好,胡大人不肯见我,我亲自去找他。

  去杭州倒也简单,坐船从南京顺长江而下,然后转倒京杭大运河,也就两日的光景。

  贡院王屋安排的官船在第二日上午出发,吴节在南京转了一圈,斩获甚丰收,行李比起来的时候增加了十倍,收拾起来却也要花些工夫。

  等随从将行李送去船上,回来请吴节去码头的时候,却见门口都是穿梭往来送片子的文吏,院子里还有上百个读书人候着,等待吴大人的接见。

  原来却是王屋的鬼主意,这次应天府院试,这个王大人和其他八县的知县们都收了不少好处,还将自己的门生和熟人子弟都点了秀才。本来,这也是地方科举的一个潜规则,每年总有不少这样的人情关节要过手。

  问题是,吴节对这事颇有微词,昨天还同赵知县翻了脸。交卸了大主考的官职,就要赶去杭州。

  王屋和八个知县下来商议了一下,一致认为这科的主考官依旧是吴节。只要他依旧是主考,也不好意思上折子弹劾大家。再说,以吴节如今的权势,别人也不敢来查。

  所以,贡院索性连夜将喜报送了出去,一大早就张榜公示,来了一个生米煮成熟饭。

  也因为这样,一大早,得了功名的秀才们纷纷跑来拜谢恩师。

  秀才们都说,一般来说,主考官取了士子,都会在贡院设宴宴请中式的考生。

  到时候,自然会收不少好处。

  像吴节大人这样,一考完就飘然而去,一毫不取的,却是头一遭遇到,真是大大的清官啊!

  不行,吴大人自重清名,可咱们却不能落了这一片心意。于是,都备了礼物找上门来谢师,并为大主考送行。

  拜师的礼包自然是少不了的,在耳房里堆成了两座小山。

  就这样,吴节竟然被门生们给叨扰了一整天,不但没走成,行李又重了三分。

  到晚间,总算轮到最后两个人。这两人一人是黄东,一人是朱茂。

  朱茂是最后一个到的,本来他对自己中秀才一事已经不抱任何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