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_道丰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简单,人对权力的渴望,忠诚很难压制的住,一旦起了反意,没有几个帝王承受的起。

  即便忠诚一直在,猜忌也不会减少一分。很多时候症结不在于你会不会反,而是你有没有能力反。

  所以,十多年前的关家兄弟很惨。

  但现在不一样,关宁是女孩儿,天生让人放心一些,嫁的还是个无根无基的罪臣之后,根本不可能左右她,于是,所有可能产生反意的条件都不存在了。

  这些,也是昨晚写奏折时,他们才参悟到的,颇有后知后觉的意思,但有一点可以预料,无论他们怎么告状,皇上都不会严惩他们要告的那个人。

  一个有能力,用着顺手又放心的将军,对年暮的皇帝来说,比他们重要。

  但状可以不告吗?

  当然不可以!

  昨晚的事情动静太大,如今这满殿同僚,不知道的大概没几个了,被欺负到如此地步,如果选择忍气吞声,那他们以后那还有脸皮与他们站在一起?

  状必须告,皇上再偏袒,也要处置一下,哪怕只是象征性,其实这样也不错,至少所有人都可以清楚皇上的心思,到时候对那个女人态度,多半也是敬而远之,能看到那女人被孤立,他们也知足了……求的也只是这点心里安慰了。

  但预设了立场与结果的后果是,他们之间无法形成共鸣,做出行之有效的攻诘,虽然目的是相同的,但侧重不一样,至于真实情况,大多羞于启齿。

  儿子让人揍了,他们老的带人找上门去,仍旧被揍跑,说出来太丢人。

  当然,肯定有人提,甚至不止一个,但都是着重强调前半段,哭诉子孙被揍的惨状,渲染将军府的跋扈凶残。

  说后半段的仅一个,但也是说上门理论,却被乱棍打出,更详细的过程,自然春秋笔法,删删减减了。

  这已经够丢人了。

  早有准备,顺帝也能耐着性子看他们演完,等他们说的不愿说了,等他判罚时,他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如今关宁无军职在身,等同于民,街头斗殴又不涉军政,诸位爱卿有任何不满,都可诉诸有司衙门……朕记得这事好像归陈爱卿管吧?”

  京兆府尹陈昇品轶不低,正三品呢,但在朝堂上位置并不靠前,听皇上提到自己,硬着头皮出列,“回陛下,京城一应治安事宜,都在京兆府管辖范围,但有诉状,臣都依律法办,秉公处理。”

  话说的漂亮,但心里想的是:都给老子滚,谁都别来烦老子!

  告状的比他官大,被告说是没军职,但他敢怎么着人家?昨晚的事情他也听说了,二十多人冲出来,盏茶功夫,百多人都躺地上去了,他那三班六房能撑多久?何况这是撑多久的问题吗?

  人家可是斩过上万人头的!

  武将天生比文官矮一头,但那也得分是谁,如今这位皇上正竭力维护,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