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微服出访_穿越明朝成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那个农民能穿的起丝绸,能有一件衣服遮寒避羞就不错了。

  这不,看到一穿着麻棉的商贩,在沿街叫卖着自家的灯笼,朱由校凑了过去。

  灯笼最好卖的时候是春节和元宵节之前,距离现在还有段时间,而这个汉子便早早出来摆摊了,所以卖的较少。

  现在看到朱由校来到了自己的摊前,赶忙热情的招呼起来。

  “这位爷,您真是好眼光啊,咱李庙的灯笼那可是一绝,春节的时候挂在门前,保证爷您来年一整年都富贵满堂。”

  “这灯笼也有招牌?”朱由校笑问道。

  “那可不。”汉子笑呵呵的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摊位,说道,“看到没,那是赵家庄的灯笼,他们家的灯笼专门在灯笼上描绘民间故事,适合教子,代表薪火相传。一般士子们赶考的时候,家人们都会在他那买一盏灯笼,亲手点亮,代表前途一片光明。”

  接着,汉子又指向不远处的另一个摊位,说道。

  “那是钟楼牌的灯笼,他们啊是从闽南迁过来的,据说在闽南那边‘灯’和丁的发音相近,所以灯笼用来求子添丁寓意。不过您还别说,也是神了,他们家的灯笼好像还真挺神奇的,凡是家里办婚礼喜事的,用了他们家的灯笼,不久后都会为家里添个大胖小子。”

  “所以啊,渐渐也形成习惯了,只要是结婚办喜事的,都从他们家买灯笼。害,生意别提多红火了。”

  汉子一脸羡慕的说道。

  朱由校看到汉子实诚的帮着别家一个劲的卖力介绍着,有些好笑道。

  “那你家的灯笼有什么特色啊?”

  说道自己家的灯笼,汉子眼神有些暗淡了。

  “俺们李庙灯笼主要是形象灯,爷您看啊,这些......还有这些,不过呢......”说道这里,汉子挠了挠头,“不过主要靠春节和元宵节来卖灯了,平常时候就卖不过他们了。”

  朱由校在他的摊位上看了看,这些灯五花八门的,果然都挺形象的,有像老虎的,有像兔子的,还有牛郎织女的,为妙为俏,古人的匠人智慧和技艺让人忍不住称奇。

  “那照你这么说,你们这些卖灯笼的一年也能赚不少钱吧?”朱由校问道。

  “赚啥赚啊。”汉子脸苦了下来,“不往里赔钱就不错了。”

  朱由校眼巴巴的等着他继续说下去,汉子却闭嘴了。

  真是好奇心害死猫,尴尬了一下,朱由校看了看那些形象如虎,如兔等小动物的灯笼,说道。

  “你这些灯笼一共多少钱?我包圆了。”

  汉子立马来了精神,嘴里喋喋不休,一边直夸朱由校有眼光,一边计算着价钱。

  “这位爷,一共一百二十两银子。”

  一百二十两银子?还挺贵的嘛,要知道一百二两银子按现在的市价,可以买一百二十石米了。

  就这还哭穷?到底是真穷还是假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