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一章 朔日(上)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晓得准噶尔准那边会叛乱,但是在康熙五十七、八年的时候。这事儿虽说心里晓得,但是曹颙却也没法子制止兵戈之祸。

  不说曹颙是晓得了历史,就是那些不晓得历史走向的兵部官员,也都晓得那边的策旺阿拉布坦是个不安分的。

  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万里迢迢,哪里是好轻易出兵的?再说,总要讲究“师出有名”。

  如今,策旺阿拉布坦虽说小动作不断,但是面表上还归顺于朝廷。要是朝廷轻易出兵征讨,那如何能安抚其他的蒙古部落?

  最最关键的是,国库空了,没有出兵之资。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银子,一切都是空谈。

  曹颙想到此处,有些疑惑。那历史上那次西藏叛乱,是哪里出的粮饷?按照目前所知,国库早就是入不敷出。又是连年不断的局部灾荒,康熙还要昭显“仁德”,年年都有省份减免钱粮。

  想来,还是动用的地方财政。在南边诸省,有朝廷的粮仓。早在福建旱灾还有广东米价高涨时,都从江南同湖广两地的粮仓调粮。

  想得远了,曹颙不禁有些自嘲,钱粮是户部的事儿,关他这太仆寺卿何事?

  三阿哥奏完,是刑部议覆,江南江西总督赫寿疏言,江苏巡抚张伯行参布政使牟钦元藏匿海贼党羽张令涛一案,查,上海县民顾协一,因赎房控告张令涛与海贼合伙见在海内。及审问顾协一,并无证据;又搜查牟钦元署内,亦并无张令涛。讯张令涛子张二,称伊父往湖广、福建,应行文两省巡抚,拏解送审。

  听到这里,百官便晓得江南的政局又有变动。

  不晓得是帝王心术,还是权力倾轧,这江南的主官们这些年鲜少有对路的时候。

  早年噶礼为江南总督时,手下曾有一倚重的张姓幕僚,曾代表噶礼同江浙沿海的海贼有所往来。

  噶礼案发后,此人不知所踪。

  后张伯行在翻阅地方的案宗时,发现有邻人状告张令涛勾结海贼一案。此张令涛,正同当年噶礼案的落网之鱼同名同姓。

  经过一番追查,张令涛的下落也有了消息,竟是在江苏布政使牟钦元为幕宾。张伯行向牟钦元索要此人,牟钦元却道此人早已离开布政使衙门。

  而后,因这个张令涛,张伯行同牟钦元就打开了官司。一个道对方是有心维护,有勾结海贼之嫌疑;一个上折子连呼冤枉,将自己战死的老子都抬了出来。

  总督赫寿,是康熙亲信,这个时候却有所偏帮。所上陈述,皆对张伯行不利,不仅说张伯行此言皆虚,还道张伯行出入随行众多,恐有噶礼的下人为噶礼报仇,疑心过甚,导致弹劾牟钦元,云云。

  噶礼同张伯行的案子,最后虽说已噶礼丢官罢职了解,但是张伯行日子也不好过。名声狼藉不说,朝廷这边也没少申饬。

  清官难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