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没人理会的小龙虾_四合院之大佬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虾他倒是知道,河虾他也懂,就是这个小龙虾他不懂了,难道是那种水沟里,稻田里的红色的玩意儿,可那东西能吃吗,没听说过啊,不是喂鸭子的东西吗,水沟里有的是,可是没人吃。

  “没有吗?这东西很好吃的,那可是地摊必备啊,吃地摊没有小龙虾那可是没有灵魂的,尤其是大热天的,喝啤酒,吃小龙虾那不是常态吗?”

  王洛很纠结,其实王洛还是不了解小龙虾的历史,这东西现在真没人吃。

  上世纪30年代,南京郊外的鱼塘里,有人放入了第一批小龙虾,于是南京就成了外来物种小龙虾最早登陆华夏的地点。

  在它到来前,国内也有四种原生态的小龙虾,分别是东北黑螯虾、南京黑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

  而这次登陆的小龙虾是原产于北美墨西哥湾沿岸密西西比河口附近的克氏原螯虾。在它的家乡路易斯安那州,人们早有吃虾的传统。最常见的料理方式是将小龙虾与马铃薯、玉米同煮,加入卡疆粉后制成辣味卡疆小龙虾。

  小龙虾属于典型的入侵物种,生存与繁殖力都是“杠杠的”。很快从南京的湖泽出发,顺着长江水域,小龙虾的子子孙孙到达了长三角的农田边与池塘里。

  但最开始没人把小龙虾视作口福。把小龙虾从鹰酱带到华夏的脚盆鸡人,便把它当作牛蛙的饲料。田间地头出现的小龙虾,偶尔被人们拾回去盐水煮食,烹饪过程中复杂的清洗工序往往把人们食用的热情打消了一半。但归根结底,最开始遇冷的原因在于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还没有被发掘。

  有的人甚至一开始传言,小龙虾是用来处理尸体的,加上它本身生存能力极强,在臭水沟里,稻田里都有分布,生存环境很差劲,加上一些不好的传言,所以国内尽管在80年代它已经分不到长江不少地区了,可大家基本没有吃的,就跟泥鳅,黄鳝一样,现在吃的也不多,土腥味太大,普通老百姓家里不富裕,没有那么多调料和油,很不受欢迎的。

  不喜欢吃的原因也很简单,小龙虾全身都是壳,只有20%是肉,对于那时候穷并且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国人来说,这样古怪的东西实在是鸡肋,现在最受欢迎的,是红烧肉、小肥羊、大盘鸡。

  小龙虾后来成为大排档,烧烤摊之王还要感谢几个人,是他们的出现,才让小龙虾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最受大家欢迎的美食。

  第一位是许建忠,这位盱眙“老许调料店”的老板,是“十三香小龙虾”的发明者,也是国内小龙虾创业的第一人。

  1993年的时候,全国吃小龙虾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大家也只会盐水煮。卖调料的老许,第一个爆发出灵感,研发出了独特的“十三香小龙虾”。这个十三香,只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