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策的顺利执行。

  也正如此,哪怕李世民的心中有着分封的想法,但因为人口过低的原因,到底是让李世民按捺下了心中想法。

  所以整个大唐的执政目标,也渐渐变成了恢复大唐人口上。

  现在有办法能够加速这一个过程,说实话,李世民还是相当感兴趣的。

  毕竟南方的蛮族跟北方的异族不一样,蛮族自古以来就是接受华夏的统治,只不过当地的物资支撑不起蛮族的生活,没有办法把他们从蛮族彻底的教化成华夏百姓。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因为国家舍不舍得投资而已。

  毕竟广州那边距离长安实在是太遥远了,这些蛮族若是被教化之后,反而有可能成为岭南继续割据的资本。

  所以朝廷倒也继续的冷处理,只要这些蛮族不闹事就好了。

  但现在,如果朝廷的士卒能够一个月内到达广州,那发展广州教化熟蛮,彻底把广州纳入到大唐统治中,而不仅是远远的对岭南道进行羁縻控制。

  说实话,随着航运体系变得方便起来,朝廷对华夏的控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若想彻底发展航海行业,怕需要让渤海成为我们大唐的内海才行!”

  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也马上发现了李泰这个谋划中的漏洞,那就是高句丽。

  因为高句丽的存在,大唐不可能肆意的发展航运行业,或者更确切的说,大唐需要把很大一部分的海上力量用于应对高句丽的舰队上。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唐发展航海业是为了能够征伐高句丽,但想要兴盛航海业则是需要把渤海弄成大唐的内海!”

  “我知道了!”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摸了摸胡子,心中更坚定了需要把高句丽给灭掉了的心思。

  而且根据李泰的言语,原本自己还打算从含嘉仓调度物资去幽州做仓储,但现在自己完全可以不用动用中原的仓储,而是把广州的物资送到幽州去。

  这样的话,李世民倒也有些理解了,李泰所说的海洋航运运输物资的重要性。

  张玄素看着李泰,眼神之中充满了绝望。

  说实话,魏王根本就不跟自己争辩什么,他就是把事情摊开来,告诉圣人这里面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利益。

  原本朝廷中的大臣,或多或少会拖延圣人准备北伐高句丽的进度。

  因为大家实在是太害怕大唐重现当初隋末的失败,而且现在大唐的底子可比不过大隋。

  大隋三征高句丽才解体,大唐的话,说不定两次失败就分崩离析了。

  所以,朝臣们对李世民的命令并不会阻止,但干活时稍稍拖延一下,也是会的。

  但现在,魏王所提出的从广州运输粮食到幽州的计划,却是这般天马行空。

  至少朝廷大臣上上下下,谁能想到大唐最南的地域向着最北的地域运输物资,而随着这一次农业学府的年货顺利发放,谁都不会怀疑这一条航道,能够顺利的通行!

  “如此乃是幸事!”张玄素站出来看着李世民行礼说道,“不过,冯盎向来在岭南道坐南称王,若是这一件事情没有他的首肯,想要执行下去怕是不容易!”

  张玄素的声音才刚刚的落下,一名内侍便是过来说道,“启禀圣人梁国公求见。”

  “玄龄?今日休沐,他过来做什么?!”这时候的李世民倒是带着几分的疑惑。

  而这时候的房玄龄走了进来,便是大声的说道,“圣人,好消息啊,岭南道的冯盎送来八百里加急,表示自己年老力衰,精力不济,希望能在长安颐养天年!”

  张玄素听到了这话,却是不由退后了一步,看着在一边从容不迫的魏王,猛吸一口冷气,这也在魏王您的预料之中吗?!

  而李世民则略带着几分意外,也带着几分惊喜的笑骂道:

  “这老东西真是机敏,也真是果决啊!”

  状态很不行,我去睡觉了,一章从中午写到晚上,状态好差,加更事等三号吧,一般三天应该能恢复了。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