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求订阅)_大秦嫡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方官吏跟朝廷互相不信任,楚系官吏跟关中官吏又不对付,一直在暗地较量,这种情况还在日益加剧。”

  “始皇心气高傲,为追求个人功业,毫无怜悯之心。”

  “只不过一统六国的威望实在太高,所以才能压下这些暗流,但秦政如此激切,若是始皇一朝驾崩,天下形势将瞬间逆转,秦廷生变的可能性极大。”

  “秦政轻儒。”

  “现在十公子已开始整治儒家。”

  “继续追随秦政,只能成为法家依附,而我儒家乃圣人学派,岂能行尸走肉般屈尊于法家之下?但我儒家若是融入六国复辟势力,则伸展极大,天下广袤,大有可为。”

  “六国贵族欲成事,必然离不开儒家!”

  “正如秦落衡所言,天下治政之学,随着墨家分裂,天下仅剩下法、儒、道三家,六国贵族是想推翻秦政,自然不会选法,也不敢去选法,那便只能选儒道。”

  “道家民间却是蔚然成风,但一直不被六国贵族所喜,而且清静无为的主张,也不受六国贵族欢迎,他们能选的,只能是我儒家,这也是为何六国贵族一直拉拢我儒家的原因。”

  “兄长且细想。”

  “六国贵族欲复辟,以何为自己张目?”

  孔鲋沉思了一下。

  沉声道:

  “名不正,则言不顺。”

  “所以必以恢复诸侯王道为主张。”

  子襄点了点头道:

  “他们若是不以恢复诸侯王道为主张,便没有号召天下之大旗,而在复辟、复礼、复古、仁政等方面,天下何家能有我儒家深彻?”

  “六国贵族之所以相助儒家,便是看准了这一根本。”

  “是故。”

  “他等要复辟,必以儒家为同道之盟。”

  “我儒家有上百儒生,每名儒生的门人弟子,少则数十,多则上百,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六国贵族何以敢不敬我、用我?”

  孔鲋点头。

  子襄继续道:“秦落衡摒弃儒家,秦廷小觑儒家,始皇也不把儒家放在眼中,但这不等于天理摒弃了儒家,我儒家继承孔孟圣学,本就代表了天理,岂会因他们而枉顾大道?”

  “我儒家与六国贵族联手,正是儒家反对霸道,而自立于天下的坚守和气节。”

  孔鲋迟疑道:“长公子待我儒家不薄,我们若是跟秦廷对立,这至长公子于何地?岂不是会让天下人寒心?”

  子襄沉声道:

  “我儒家只是未雨绸缪。”

  “长公子的确对我儒家不错,但事关我儒家生死,我们岂敢踽踽不前?因小失大?”

  “再则。”

  “我们并未叛离长公子。”

  “若是长公子能上位为储君,我们亦有回旋余地,若是长公子不能乘势而定,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自保,长公子性情温文尔雅,做事却是少了几分果敢狠辣。”

  “秦落衡不然。”

  “他下手异常的凌厉毒辣。”

  “他若一朝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