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卖粮交税_开荒:穿成养母早逝的小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民们把粮食晒干收进下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农活了,全都待在家里等着朝廷派人来收粮食。

  关外这边的粮食是由朝廷统一收的,价格也是统一的。

  据村长李富贵说,小麦和高粱的价格已经十来年没变过了,本地人收完粮食后,基本上就能估算出能挣多少钱。

  今年虽然有些旱,但大家的收成跟去年比,倒是没差多少,大概是因为地种熟了,产量也跟着上去了。

  黄豆腐跟往年一样,把家里的秸秆全都卖了。赵晟想着家里的小牛爱吃秸秆,就留了不少没卖,高粱杆子也都给小牛留着吃。

  镇上派下来一个税官和几个官差过来莲花山村收粮食。收粮之前先让村民交粮税。

  因为大部分村民都是新搬来的,还没过三年的交税期限,朝廷又说过开荒的前三年可以先欠着粮税。

  所以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先欠着,打算等到了第四年,再补交前三年的税。

  赵晟跟黄豆腐手里有粮,就不想欠着朝廷的粮税,反正早晚都得交,一年一年的交,每年交的也少,交完也不心疼。

  若是像其他人那样,一次性交四年的粮税,那可是一千五百斤的粮食啊,光想想就已经肉疼了。

  朝廷征税是按照十税一的比例征收,正常年份都是按照一垧地产六千斤小麦或高粱收税。也就是每年征收每户人家的六百斤小麦或高粱做为粮税。

  其实关外这边一垧地若是伺候好了,产量能达到七八千斤小麦或高粱。

  而且划地时,朝廷给每户人家都多划了一亩多地,若是靠近山坡地或是洼地,甚至能多开出两三亩的荒地。

  虽然朝廷说是按照十税一的比例征收粮税,但实际上税收比例要比这个低不少。

  而且朝廷还规定,开荒前三年的税只收一半。这可是相当体恤百姓了。

  这帮在老家穷得叮当响,还要被当地地主和乡绅欺负的可怜人,终于在关外活得像个人了。

  黄家正处于开荒的第二年,去年已经交了粮税,所以今年他只需交三百斤的高粱就行了。

  搬家的那年不算,所以赵晟家正处于开荒的第一年,他也只需交三百斤的高粱。

  黄豆腐和赵晟交了粮税后,粮食还有很多富余,两人把粮食卖掉后,又不约而同地把欠朝廷的房钱和地钱还了一部分。

  每户新搬到关外的人家,都能分到了一间房子和一垧地。房子和地自然不是白送的,是要给朝廷钱的。

  朝廷也知道这些百姓穷,收入来源有限。所以房钱只要了二十贯钱,田地钱只要了三十贯钱,总共五十贯钱。

  分到房子和地的百姓,只要在二十年内还清这五十贯钱就行,这二十年间是不要利息的。

  赵晟家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