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国内商用卡车的前世今生_四合院之大佬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陕省汽车制造厂三家单位消化吸收;发动机由WC发动机厂、HZ发动机厂等单位生产;变速箱则交给了陕省汽车齿轮厂、Z江齿轮厂等单位生产,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斯太尔成为了这些公司的旗舰产品。

  80、90年代,斯太尔几乎成为中国重型卡车的代名词,比如红岩斯太尔、重汽斯太尔、斯太尔王以及陕汽奥龙等,都是国内主机厂基于斯太尔91打造的“经典汉化版本”。

  即使到现在,国内的卡车还有相当多的车辆都采用斯太尔技术,甚至有业内人士曾经说过:我国生产的载重15吨以上的卡车,每10辆就有8辆采用了斯太尔卡车技术,这足以说明斯太尔对于国内商用车企业的重要性。

  重型车有了斯太尔的支持能够加快发展脚步,但同时期的轻型车也面临着上升瓶颈。当时国内生产的轻卡主要是以NJ130、BJ130为主,按载重量划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吨130阵营和2吨130阵营。

  尽管这些小车也能满足当时基本的经济建设需求,但在质量可靠性等专业指标方面的表现还是有些差强人意,“缺重少轻”的用车现状需要同步优化。

  1984年,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用技贸结合的方式,以每台车含技术费用100美元的价格向五十铃购进了3万辆N系列轻卡,也就相当于用了300万把这系列的整套图纸引进了国内了。

  五十铃N系列是日本80年代较为先进的产品,共有3个系列,主要总成配套有三种驾驶室、四种发动机、四种变速器、三种前桥、四种后桥,可配各种货箱,这对于彼时的国内市场来说绝对是最佳选择。

  率先引进生产五十铃轻卡的是江铃;同年,通过与五十铃汽车公司合资成立的庆铃汽车有限公司也开始生产五十铃N系列卡车;次年,首都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也引进了五十铃N系列轻型车技术,这三家是最早开始生产五十铃N系列卡车的厂家。

  除此以外,五十铃N系列卡车的生产资料也被分享至国内其他大型汽车制造厂,很多汽车制造厂的第一辆轻型卡车就是以五十铃N系列卡车作为生产模板打造出来。

  毫无疑问,脚盆鸡五十铃轻卡即使放在全球市场来看也是一个标杆产品,而它对于国内轻卡的启迪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自1984年引入国内以来,就引领着国内轻卡的发展,每一代五十铃更新,国内轻卡总会跟进升级,这也是现如今国内各种“铃”字辈车型数不胜数的原因之一吧。

  斯太尔以及五十铃帮助中国汽车工业解决了“缺轻少重”的现状,而要面对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特种车以及专用车领域的拓展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次国人把目标瞄向了奔驰。

  197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